2.6 戊戌变法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pptx

2.6 戊戌变法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还记得战败的消息传到我的家乡时,我和哥哥痛哭不止。这真是前所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

吴玉章提到的“战争”和“条约”分别指的是什么?

中国向何处去?

半殖民地半化程度加深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

怎么办?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6课

戊戌变法

序幕——公车上书

1.背景: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政治原因:

①甲午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加深。

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吴玉章《吴玉章回忆录》

阅读图片和材料发动戊戌变法的原因?

问题1:戊戌变法的背景是什么?

阅读图片和材料发动戊戌变法的原因?

1.背景:

观说到近代中国的资本主义运动。一些同志从发展资本主义是近代中国争取独立和谋求社会进步的根本道路出发,认为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中国就产生了资本主义,因而也就产生了资产阶级。

——张海鹏《中国近代史的“两个过程”及有关问题》

经济原因:②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经济原因:③思想:维新思想兴起并传播

2.领导人:

康有为

(1858-1927)

广东南海人,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代表人物。1888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1895年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

梁启超

(1873-1929)

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

活动于19世纪90年代的中国资产阶级政治派别之一。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主要代表。

因受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危机严重的刺激,期望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封建专制政体,救亡图存,振兴国家而得名。

wéi

xīn

pài

【释义】

壹·序幕——公车上书

观看视频,阅读教材31页,填写表格内容

时间

原因

人物

内容

结果

影响

1895年春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

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1300多名举人

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未能上达光绪帝,上书失败

轰动京、沪,拉开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3.公车上书

发展——变法宣传

1.组织学会:

1895年11月,康、梁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演讲。强学会成为清末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入会者众多。强学会的声势,吸引了一部分官僚,他们纷纷表示赞助,想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不久,康有为又组织上海强学会,与北京强学会相呼应。

1891广州万木草堂

1895上海强学会

1895北京强学会

1895北京《万国公报》

1896上海《时务报》

1897长沙时务学堂

1897天津《国闻报》

问题: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又会怎样宣传变法图强的思想呢?

贰·发展——变法宣传

2.创办报刊:

长沙南学会

成都蜀学会

国闻报

时务报

梁启超

严复

1897年创刊于天津,严复主笔。

1896年创刊于上海,梁启超主笔。

北方最有影响力的报纸。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印度,大地最古之国也,守旧不变,夷为英藩矣。……今夫日本……受俄、德、美大创,国几不国,自明治维新,改弦更张,不三十年,而……割我台湾也。——梁启超《变法通议》

西方胜过中国的地方,不仅在器械,而且在制度。中国只有实行变法维新,才能“自强保种”。——严复

①必须尽快进行变法;

②要学习西方先进制度

维新人士在报刊中宣传了什么思想?产生了什么作用?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之危机迫在眉睫

“职闻胶变,从海上来,闻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为言,海内震惶,乱民蠢动。顷元旦日食,天象告变,警戒非常,瓜分豆剖,大露机牙,栋折榱坏,同受倾压。”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高潮——百日维新

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

1.背景:

康有为再次上书呼吁变法

“偷生待尽,暮色惨凄,侯为奴隶”。

——康有为第六次上书

嗣后我君臣上下,唯当坚苦一心,痛除积弊,于练兵、筹饷两大端,极力研求,详筹兴革,勿存懈志,勿忽远图,勿沿故习,务期事事核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习习教学真题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提供中小学教学服务,擅长课件、单元试题、期中期末试题、中考模拟试题等等资源开发。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