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招工难问题的调研报告 .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企业招工难问题的调研报告

当前,随着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的加大,引进的各类企业越来越多,

企业用工需求量不断增加,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招工难”现

象,导致部分企业用工严重不足。近日,笔者深入余江县企业进

行调研,发现该县开工企业中约有42%的企业存在用工紧缺现象。

招工难问题的出现,已严重影响到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

提高,成为制约各类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认真

分析企业“招工难”现象产生的原因,并积极探索解决“招工难”

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经济超常发展、加速崛起的一个重要而

紧迫的现实课题。

一、企业出现“招工难”的主要原因

1、企业对工人的需求与目前劳务市场供给之间存在矛盾。调查

中发现,余江县不少企业所需要的各类技工和专业技术人员、熟

练操作工缺口较大,特别是轻工五金和微型元件制造企业的员工

数量严重不足:今年1—10月,该县仅世纪阳光余江照明有限公

司就需用工1600余人,但目前只招到1048人,尚缺34.5%;园

区微型元件制造企业共需用工5000余人,但目前也只招到3800

余人,缺额达24%,加上县内其他各类生产企业用工缺额,预计

全县用工缺口在4000人以上。另一方面,不少求职应聘者又达

不到企业规定的年龄、文化程度、技能甚至性别等用工要求,从

而使一些求职者,尤其是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只

1/6

能“望岗兴叹”。

2、日益提高的工资福利待遇与企业利润之间存在矛盾。随着招

商引资工作的不断深入,落户该县的企业逐渐增多,劳动力就业

选择面也随着扩大,这就要求企业需提供更有吸引力的条件,特

别是提高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才能招到更合适的人员。但近两

年来,由于原材料、能源等价格上涨使企业生产成本提高,而企

业产品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价格上涨有限,因此企业利润下降,

所能提供的工资福利与工人的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从而加重了

企业用工紧缺现象。

3、吸引劳动力就业的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一是劳动力市场的

运行机制还不合理。部分劳动力市场和职业中介没有发挥应有的

作用,某些劳动中介部门、人才市场资料不完整,不能准确提供

求职者的就业信息和及时了解企业的用工信息,未能充分发挥企

业与求职者的搭桥牵线作用。二是引导劳动者干事创业的机制还

不健全。长期以来,大多数劳动者受小农经济思想等消极因素的

影响,已习惯于安份守已、守家看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新态势,缺乏吃苦耐劳、敢闯敢拼的精神,而政府在宣传致富典

型、引导劳动力创业等方面力度还不够,同时国家惠农政策的出

台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也使得一些农村劳动力不愿进城务工。

三是企业的用工行为有待规范。有些企业为追求短期效益,在用

工上往往采用一些违反劳动法规的做法,比如用工不规范,不与

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更谈不上为职工办理相关的社会保障手续,

2/6

使员工信赖企业难,企业稳定员工难。四是城镇的就业吸纳和承

载能力不强。一些城镇的文化底蕴薄,品位不高,相关配套服务

设施不完善,缺乏适合员工文化娱乐、休闲放松的场所。调查中

发现,该县锦江镇微型元件企业之所以出现招工难现象,很大一

部分业主认为锦江镇的城市功能不够完善,员工业余生活单调枯

燥,给企业的用工带来诸多困难。

二、解决企业“招工难”的对策与建议

1、坚持优质化、一体化服务,创优务工环境。一是要加强就业

引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为企业招工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建立起县、乡、村三级招工组织网络,形成各专职招工单位专门

抓、各乡镇具体抓、各村组齐心抓的招工工作格局。要对劳动力

资源进行调查摸底,建立下岗失业人员资源库、农村剩余劳动力

资源库及企业用工信息库等劳务用工资源信息库;及时掌握劳动

力分布,求职愿望、技能培训等情况,同时大力宣传勤劳致富的

思想和用工企业的优越环境,展示用工企业的良好形象,正确引

导、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到家乡企业工作。二是

要加大就业培训力度。一方面要充分整合现有的技术培训资源,

加大对技术培训基地的投入,把阳光工程、金蓝领工程等培训工

作有效地结合起来,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有针对性开

展企业实用的技术培训,促使劳动力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从

而更好地解决企业的用工需求。另一方面要下大力气发展职业教

育,积极推进企业与职业技术学校的合作,大力实行订单式教育

文档评论(0)

147****64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博士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