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院感相关知识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与分类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分类如下:
1.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指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如其他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陪护人员、医院环境及未彻底消毒灭菌的医疗器械和物品等。
2.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指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菌群易位或菌群失调时引起的感染。
二、医院感染的危害
1.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2.延长住院时间,影响医疗质量。
3.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4.消耗大量的医疗资源。
5.对医院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
三、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1.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2.病毒:如流感病毒、肝炎病毒、冠状病毒等。
3.真菌:如白色念珠菌等。
4.其他:支原体、衣原体等。
四、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1.接触传播:包括直接接触(如握手、亲吻等)和间接接触(通过被污染的物品或器械等)。
2.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产生的飞沫。
3.空气传播:通过飞沫核或尘埃在空气中悬浮传播。
4.医源性传播:通过医疗器械、血液制品等传播。
五、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1.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明确各部门职责。
2.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3.医务人员的培训与教育:
定期进行院感知识培训。
强化无菌操作观念和技能。
4.患者管理:
加强入院筛查和评估。
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和个人卫生。
5.环境管理:
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定期进行环境消毒。
6.医疗器械和物品管理:
严格消毒灭菌。
正确使用和处理一次性医疗用品。
7.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遵循抗菌药物使用原则。
加强抗菌药物管理。
8.监测与反馈:
开展医院感染监测。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防控措施。
六、标准预防
1.定义: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措施:
手卫生。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安全注射。
环境清洁与消毒。
医疗废物管理。
七、消毒与灭菌
1.消毒: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消毒方法:
物理消毒法:如热力消毒、紫外线消毒等。
化学消毒法:如使用消毒剂进行浸泡、擦拭等。
2.灭菌: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灭菌方法:
压力蒸汽灭菌。
干热灭菌。
环氧乙烷灭菌等。
八、无菌技术
1.无菌操作前的准备:环境清洁、洗手、戴口罩等。
2.无菌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污染。
3.无菌物品的保管:分类存放、标识清楚、有效期内使用等。
九、隔离技术
1.接触隔离:适用于经接触传播的疾病。
2.飞沫隔离:适用于经飞沫传播的疾病。
3.空气隔离:适用于经空气传播的疾病。
十、医院感染暴发的处理
1.及时发现和报告。
2.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如隔离患者、消毒环境等。
3.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4.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防控措施。
十一、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
1.避免锐器伤:规范操作、使用安全器械等。
2.接触血液、体液等时的防护。
3.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
十二、医院感染监测
1.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
2.目标性监测,如手术部位感染监测、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监测等。
3.环境卫生学监测。
十三、医疗废物管理
1.分类收集: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化学性废物、药物性废物。
2.规范包装和标识。
3.专人运送。
4.安全处置。
医院感染控制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的提升。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院感工作,严格执行各项防控措施,不断提高院感防控水平,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