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五四学制).pdf

初中语文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五四学制).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五四学制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8分)

1.(6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问题。

“噢,犁沟”,随一声长长的吆喝,春天的农事拉开了帷幕。在墙角里悠闲了一冬的犁、糖、耧、耙纷纷走出深闺______,

个(甲),撸起袖子,大显身手。“咣当、咣当”的耧播化肥声,(乙)沉睡了一冬的麦田。zhé______伏了一冬的土地,经不

把木犁的撕扯,把埋藏了一冬的心事暴露在阳光下,长出绿色的情绪。一株株麦苗像(丙)的婴儿一样,齐刷刷地伸长脖子,

着早春的甘露。几名少女提篮拽铲,把灰条条、麦啦啦、荠荠菜连同自己的心思,一撮______一撮小心地放进篮子里,一边用

“咯、咯、咯”的笑声给春天打上永不磨灭的lào印,一边偷偷哼唱着古老的歌谣。

(1)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横线处应填的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gūn蛰cuō饹

B.guī蛰zuǒ烙

C.gūn蜇zuǒ饹

D.guī蜇cuō烙

(2)文段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跃跃欲试呼唤嗷嗷待哺

B.摩拳擦掌呼唤如饥似渴

C.跃跃欲试唤醒如饥似渴

D.摩拳擦掌唤醒嗷嗷待哺

2.(3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唐代刘禹锡的诗句“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让人感受到阅读时的闲适与宁静。

B.是否引导学生攻读原著,是当前大学人文基础学科(文、史、哲)教育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C.《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宋代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D.我们目前有三大任务:即积极地锻炼身体,热切地汲取知识,扎实地提高修养。

3.(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谁又能否认美好的品质正是在这一天天的学习中渐渐培养起来的呢?

B.淄博烧烤火爆出圈,并非偶然。其爆火的原因,是淄博多年耕耘与积淀的结果。

C.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目前的当务之急。

D.老人常说,看一个人的吃相,往往会暴露他的性格特点和教养情况。

4.(3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这学期我们学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词,词有词牌名,《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满江红》《南乡子》都是词牌

名。

B.《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全书围绕着“范进中举”这一故事情节展开,将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这一

贯穿始终。

C.《简•爱》的作者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带有自传色彩和浓郁的抒情色彩。

D.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送东阳马生序》是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写的一篇赠序,表达了对马生的期望与勉

情。

5.(3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经典作品往往记录着优秀的思想,它们总是超越时代,历久弥新。

②一个不读经典的人,不仅词汇有限,同时智力和想象力也会有限,从而导致知识和思想极度贫乏。

③读书之法,贵在选择经典作品。

④可见,一个常读经典作品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⑤一个读经典的人,将从先贤的精神世界中吸收养分,在与高贵的心灵对话中得到陶冶。

A.⑤③②①④B.⑤①②④③C.③②④①⑤D.③①⑤②④

二、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7分)

6.(8分)默写填空。

(1),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有怀》)

(2),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3)顺境不骄,逆境不惧。面对人生的风雨,苏轼的“不惧”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定风波》)的旷达;面对

的艰苦,宋濂的“不惧”是“,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的超然;面对失败被俘,文天祥的“不惧”是

?”(《过零丁洋》)的大义凛然;面对倾覆,诸葛亮的“不惧”是“,奉命于危难

文档评论(0)

阶梯考试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育 考试 学习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