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2.3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与《峨日朵雪峰之侧》比较阅读——寻找诗中的那个青春的“我”_教学设计.docx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2.3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与《峨日朵雪峰之侧》比较阅读——寻找诗中的那个青春的“我”_教学设计.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2.3《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与《峨日朵雪峰之侧》比较阅读——寻找诗中的那个青春的“我”_教学设计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2.3节《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与《峨日朵雪峰之侧》的比较阅读,重点寻找诗中的青春的“我”。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于,本节课所选的两首诗均为现代诗歌,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定数量的现代诗歌,对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审美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涉及现代诗歌的审美特征、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等。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通过分析诗歌中的语言特色和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引导他们进行比较阅读,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和解读诗歌;以及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让学生在感受诗歌美的同时,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青春主题,并将其与自己的生活体验相结合,形成个性化的审美体验。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和意象运用: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引导学生理解《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与《峨日朵雪峰之侧》两首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例如,《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的“地球边”象征新的时代和无限可能,而《峨日朵雪峰之侧》中的“雪峰”象征孤独与坚韧。

-分析诗歌中的青春主题: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诗歌中的关键词汇和情感表达,如《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的“青春的宇宙”和《峨日朵雪峰之侧》中的“青春的骄傲”,深入探讨诗中的青春“我”是如何表达青春的激情与理想的。

-比较阅读的方法:教授学生如何对比分析两首诗的异同,如诗歌的结构、韵律、情感表达和审美特色等。

2.教学难点

-理解象征手法的深层含义:学生可能难以把握象征手法背后的深层含义,如《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的“地球边”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的描述,而是包含了时代变迁和青春意识的象征。教师需要通过举例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这种象征的意义。

-情感共鸣与个性化解读:学生在理解诗歌的情感表达时,可能会因为个人经历和情感的差异而难以产生共鸣。例如,理解《峨日朵雪峰之侧》中的“青春的骄傲”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青春体验,进行个性化解读。

-比较阅读中的分析能力:学生在比较阅读时,可能会忽略一些细微的差别,如诗歌的语言风格、情感色彩的细微变化。教师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指导学生如何细致入微地比较和解读。

教学方法与策略

1.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教师首先讲授诗歌的背景知识、象征手法和青春主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感受。

2.教学活动:设计比较阅读工作坊,学生分组分析两首诗,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诗人创作过程中的思考,增强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同时,组织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表达青春的情感。

3.教学媒体:使用多媒体展示诗歌的朗读视频,以及相关的历史背景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诗歌的情境,增强学习体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在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今天我们将聚焦单元中的两首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与《峨日朵雪峰之侧》,通过比较阅读来寻找诗中的那个青春的“我”。

二、课文主旨内容探究

1.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请一位同学朗读诗歌,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诗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在诗歌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朗读诗歌)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总结)诗中的“我”是一个充满激情、拥抱时代变革的青年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感受着新时代的脉动,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青春的赞美。

2.接下来,我们再来阅读《峨日朵雪峰之侧》。这首诗同样描绘了一个青春的形象,请同学们自行朗读,思考这首诗中的“我”与《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的“我”有何不同?

-(学生朗读诗歌)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总结)这首诗中的“我”更加内省和孤独,他站在峨日朵雪峰之侧,面对自然的壮美,感受到了青春的骄傲和生命的坚韧。

3.现在,我们来进行比较阅读。请同学们分组,每组选择一首诗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诗中的青春形象和情感表达。注意比较两首诗在象征手法、语言风格和情感色彩上的异同。

-(学生分组讨论)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两组同学的讨论都很深入,一组同学发现《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的“地球边”象征新时代,而《峨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1****300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