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甘菊防控技术规范.docx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薇甘菊防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H.B.K.)监测调查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化学防除、生

物防控、人工清除薇甘菊的技术要求和质量评价指标。

本规范适用于范围内林地和城区绿地薇甘菊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NY/T1276-2007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残存率residualrate

防治施工完成后,残存的薇甘菊面积占防治区总面积的比例。通常用抽样面积中薇甘菊面积占抽样

面积的比率表示。

3.2

攀树率treeclimbingrate

被薇甘菊攀爬的乔灌木(被爬高度≥1.5m)数量占防治区内乔灌木总数的比例。通常用样地内被薇

甘菊攀爬乔灌木(被爬高度≥1.5m)的数量占样地内乔灌木总株数量的比率表示。

3.3

覆盖率coveragerate

样地中薇甘菊覆盖面积占样地面积的比率。

3.4

人工助迁manualassistedspreading

2

通过人工的方式帮助田野菟丝子迁移,扩大其寄生薇甘菊的范围。

3.5

化学防除chemicalcontrol

是用化学药剂的毒性来防治有害生物,达到保护目标种的措施方法。

3.6

生物防控biologicalcontrol

利用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的生长,达到保护目标种

的目的。

4监测调查

4.1入侵监测

4.1.1监测范围

尚未发生薇甘菊而又属于薇甘菊适生的地区,应对薇甘菊的入侵加以监测。

监测应将通往发生区的道路(公路、铁路和水道)两旁、可能从发生区移植或调运苗木的绿化工地列为重点监测对象。

4.1.2监测时间

每年进行2次,分别在5月和10月各一次。5月主要监测薇甘菊种子入侵后长出幼苗的情况,10月主

要监测薇甘菊营养生长最旺盛时期的入侵情况。

4.1.3监测方法

监测时以线状路线踏查为主,在监测路段内,以10米为距离,半径5m计为一个单独的监测点,监测

点内有薇甘菊幼苗的为一个入侵点,并将监测结果填入薇甘菊入侵监测记录表(见附录A)。

4.1.4入侵等级划分

以1000m2为薇甘菊入侵强度的统计基数,根据发现薇甘菊入侵点的多少,划分为4级:

a)无入侵:发现薇甘菊的入侵点0个,即未发现薇甘菊,记为“0”;

b)轻度入侵:发现薇甘菊的入侵点1~3个,记为“+”;

c)中度入侵:发现薇甘菊的入侵点4~9个,记为“++”;

d)重度入侵:发现薇甘菊的入侵点10个以上,记为“+++”。

4.2分布和危害调查

3

4.2.1重点区域

重点应调查海拔450m以下林缘、沟谷、河溪、道路(公路和铁路)沿线、果园、林中裸地、垃圾

场、闲置地、菜地周边以及鱼塘基围等。

4.2.2调查时间

每年调查两次。第一次调查在5月份,第二次调查在10月底至12月初,最适时间为11月。

4.2.3调查方法

调查时可使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地图、望远镜和GPS定位仪等工具,宜采用线状路线踏查,携带薇

甘菊调查统计表格(见附录B):

a)5月份调查时,应将薇甘菊分布的点记录在薇甘菊调查统计表中;

b)11月份调查时,在1:1000的地形图上勾绘薇甘菊的面积,并记入薇甘菊调查统计表。

4.2.4危害等级划分

以零星分布为统计起点,分布面积在1m2以上纳入记录范围,每一个调查点计算薇甘菊覆盖率的调

查统计基数为1000m2,根据薇甘菊在入侵地的覆盖率,划分为4级:

a)不危害:入侵地薇甘菊覆盖率≤5%,记为“0”,即零星分布;

b)轻度危害:入侵地薇甘菊覆盖率为5%~20%,记为“+”;

c)中度危害:入侵地薇甘菊覆盖率为20%~60%(含20%),记为“++”;

d)重度危害:入侵地薇甘菊覆盖率为≥60%,记为“+++”。

4.2.5统计汇总

调查结束后,应以行政区划(街道)为单位,对薇甘菊零星分布和发生的地点、发生地的类型、发

生面积、危害程度及防治情况进行汇总,并填写薇甘菊调查汇总表(见附录C)。

5防控措施

5.1防控原则

薇甘菊防控有化学防除、生物防控和人工清除三种方法,单独或结合使用,如人工清除后使用化学

防除对地面残留的薇甘菊根茎进行处理。

5.2化学防除

5.2.1药剂选择

4

化学防除应选用内吸性较好的药剂

文档评论(0)

法律咨询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法律职业资格证、中级金融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咨询服务,专业法律知识解答和服务。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2706605500003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14日上传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中级金融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