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重要的非金属元素
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
第二课时硫酸
本节内容选自新人教社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课时),在中学化学中,浓硫酸
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含氧强酸,是中学化学学习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根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化学教
学大纲要求,要求能够分析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区别、能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其中,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则是浓硫酸化学性质的重中之重,也是本堂教学的重点所在。硫酸的性
质不仅是本课的重点,而且贯穿于中学化学的始终,也是各类考试中常常设计的热点。
教学目标
1、巩固稀硫酸的性质;掌握浓硫酸的三大特性;
2、了解浓硫酸及硫酸盐的用途。
核心素养
1、通过对浓硫酸性质的探究,加强能从不同视角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行分类研究,逐步掲示
各类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能用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的观点考察、分析化学反应,预
测在一定条件某种物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强化学生变化观念。
重点: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难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复习硫和二氧化硫相关内容,预习课本。
一、生产生活中的硫酸
(一)、硫酸的用途
教师讲述: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炸药、染料和盐类等。是衡量国家
化工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硫酸的工业制法
教师讲述:工业上一般以硫黄或其他含硫矿物(如黄铁矿)为原料来制备硫酸。金属冶炼时产生的含
二氧化硫废气经回收后也可用于制备硫酸。
学生活动:根据上面关于工业制硫酸的介绍,能否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熟悉硫酸的工业制法,强化硫酸工业制法相关反应方程式的掌握。
二、硫酸的性质
(一)、浓硫酸的吸水性
教师讲述:浓硫酸的吸水性——浓硫酸吸收物质本来就有的水,浓硫酸吸水性的用途——能干燥与
它不起反应的气体(中性气体和酸性气体),如H、O、Cl、CO、CO、CHSO、N、NO、NO、
22224222
、
HCl。不能干燥NH、HS、HBr、HI。
32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浓硫酸吸水性以及用途。为后面学浓硫酸的脱水性铺垫。
(二)、浓硫酸的脱水性
演示实验:浓硫酸的脱水性
学生活动:将浓硫酸加入到蔗糖中,观察现象并分析。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蔗糖的变化,深刻感知浓硫酸觉有脱水性的特性。
学生活动:让学生分析比较浓硫酸脱水性与吸水性之间的差别
设计意图:从现象让学生感知脱水性,再让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分析脱水性与吸水性的区别。
(三)、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演示实验:浓硫酸与铜单质的反应
教师演示:【实验5-3】在带导管的橡胶塞側面挖一个凹槽,并嵌入下端卷成螺旋状的铜丝。在试
管中加入2mL浓硫酸,塞好橡胶塞,使铜丝与浓硫酸接触。加热,将产生的气体先通入品红溶液和
石蕊溶中,观察实验现象,向外拉铜丝,终止反应,冷却后,将试管中的物质慢慢倒入盛有少量水
的另一支试管里,观察溶液的颜色。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现象,填写下表
a.试管中铜丝表面。
实验现b.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逐渐变为。
象c.试管中的紫色石蕊溶液逐渐变为。
将a试管里的溶液慢慢倒入水中,溶液变为。
实验结Cu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论..
设计意图:加强学生能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证据
进行分析推理,证实或证伪假设;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形成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
和寻找证据的途径;能认识化学现象与模型之间的联系,能运用多种模型来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
预测物质及其变化的可能结果;能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建构模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
维框架。
学生活动:思考与交流,回顾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1 《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pdf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2 《第二节 金属材料》名师精品教案教学设计.pdf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5.2.2 氨和铵盐 教学设计(1).pdf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5.1.3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教学设计(2).pdf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5.2.1 氮气与氮的固定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教学设计(1).pdf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1.3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优秀教案教学设计.pdf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1.3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pdf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5.1.3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教学设计(1).pdf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1.1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pdf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1.1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必威体育精装版教研教案教学设计.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