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教学设计+视频)-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精品备课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教学设计+视频)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
3.授课时间:2024年9月1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1.历史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变迁的感知与理解,通过探究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使学生能够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文明起源的重要意义,增强国家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
2.文化核心素养:通过学习中华文明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提高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思维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对历史资料的辩证分析,学会从多角度审视历史问题,形成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中华文明起源的时间节点:讲解中华文明起源的具体时期,如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和长江流域的稻作文明,强调这些文明起源对后世的影响。
-文明形成的标志:重点介绍城市、文字、金属工具等文明形成的标志,以及它们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具体体现,如夏朝的建立和甲骨文的出现。
-中华文明的多元性:强调中华文明是在多民族、多文化交融中形成的,如华夏族与周边部族的文化交流,以及不同地区文明的特点。
2.教学难点:
-历史概念的理解: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文明”与“文化”的区别,需要通过实例讲解,如文明的社会结构和文化遗存的对比,帮助学生区分。
-时间观念的建立:学生可能对古代历史的时间跨度缺乏直观感受,可以通过制作时间轴,将中华文明起源的时间与其他历史事件相对照,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
-文明起源的多元因素:中华文明的形成涉及多方面因素,如地理环境、社会结构、生产力发展等,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可以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如半坡遗址的发现,来解释地理环境对文明形成的影响。
-古代文字的解读:甲骨文等古代文字的解读是教学难点,可以通过展示甲骨文的实物图片和现代汉字的对比,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字的形态和演变。
教学资源
-硬件资源: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
-软件资源:历史教学软件、PPT演示文稿
-课程平台:校园教学管理系统
-信息化资源:网络历史资料库、电子版教材
-教学手段:视频资料、实物模型、历史地图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展示一张中国古代文明遗址的图片,如陕西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引发学生对中华文明起源的好奇心。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遗址代表了什么吗?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引导学生思考文明的形成过程。
2.新课讲授(20分钟)
-讲解中华文明起源的时间节点:介绍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和长江流域的稻作文明,以及它们分别代表的历史时期,如夏朝的建立。
-示例:通过讲解夏朝的建立,强调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源。
-讲解文明形成的标志:阐述城市、文字、金属工具等文明形成的标志,以及它们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具体体现。
-示例:展示甲骨文的实物图片,解释它们作为文字的起源对文明的重要性。
-讲解中华文明的多元性:强调中华文明是在多民族、多文化交融中形成的,介绍华夏族与周边部族的文化交流。
-示例:通过介绍周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流,说明中华文明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3.实践活动(10分钟)
-观看视频资料:播放一段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短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文明的形成过程。
-实物模型观察:展示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和石器模型,让学生近距离观察,理解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
-历史地图分析:分发中国历史地图,让学生标注出中华文明的重要遗址,理解文明的空间分布。
4.学生小组讨论(5分钟)
-方面一:讨论中华文明起源的自然环境因素,如气候、地理等。
-示例:分析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如何影响了当地文明的形成。
-方面二:探讨文明形成的社会结构因素,如社会分工、政治制度等。
-示例:讨论夏朝的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如何推动了文明的形成。
-方面三:分析文明形成的文化因素,如宗教信仰、艺术表现等。
-示例:探讨古代宗教信仰和艺术形式如何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明程度。
5.总结回顾(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强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方面的因素。
-总结中华文明起源的时间节点、文明形成的标志以及中华文明的多元性。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对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有什么新的认识?”
-结束语:“中华文明是我们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单元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教学设计.docx
- 第16节 图书借阅“琅琊榜”(二)——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教学设计 - 2023-2024学年信息技术湘电子版(2019)七年级下册.docx
- 防偏题历练5 第4讲 正方形2024年中考数学考前冲刺难题突破教学设计(广东专用版).docx
- 《探索乐园》(教案)-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docx
- 第2课分门别类建新家(教案)电子工业版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docx
- 四 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 教学设计.docx
-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2节 新型材料的研制 教案.docx
- 第3章 素养提升课(三) 圆周运动的综合问题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一物理必修第二册同步课堂高效讲义配套教学设计(鲁科版2019).docx
- 第4章 第2~3节 关注生殖性克隆人 禁止生物武器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同步教学设计(人教版2019 多选).docx
- 高一上学期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 音乐鉴赏14.28 作品鉴赏 幻想交响曲(第二乐章)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