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在儿童特应性皮炎防治中的研究进展.pdfVIP

益生菌在儿童特应性皮炎防治中的研究进展.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益生菌在儿童特应性皮炎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摘要】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是一种以复发性湿疹性损伤和严重瘙痒为特

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大部分发生在婴儿期和童年期。近年来,AD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

势。AD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主要涉及环境、遗传、免疫等因素。最近,益生菌在AD预

防中的潜在作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许多临床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能够调节全身炎

症和免疫反应,从而影响致敏和变态反应的发展。益生菌越来越多地用于治疗AD,然而,益生

菌介导的抗过敏作用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文章将对益生菌作用和AD防治之间可能的生物

学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A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益生菌;预防;儿童

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和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AD

常表现为全身皮肤干燥、慢性湿疹样损害和剧烈瘙痒,AD患者常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特

应性疾病,严重影响患儿及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目前全世界儿童AD的患病率约20%,呈逐

年升高趋势。AD发生在任何年龄,尽管45%的病例在出生后六个月内开始,高达80%~90%的病

例在五岁时出现首次症状。AD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一般认为其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

有关。AD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如保湿、穿棉质衣服、避免过热)、局部皮质类固醇以及

免疫抑制剂,治疗时间较长,患儿依从性差,且容易复发。新出现的证据强调了肠道微生物群

在疾病发病机制、进展中的相互联系,并将其作为炎症驱动的皮肤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尽

管尚未完全了解,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共生微生物群和肠道-皮肤轴的相互作用在维持皮肤稳

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微生物组的失调和破坏可能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从而引发

下游炎症反应,参与炎症性皮肤疾病的发展,特别是在AD、银屑病中。此外,肠道微生物组也

可能作为治疗的辅助治疗方式。近年来,关于益生菌在AD中的研究受到大量学者的关注,现

就益生菌在AD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AD的病理生理学

AD发病机制是复杂和多因素的,包括皮肤屏障破坏、局部和全身免疫失调、肠道和皮肤

生态失调,以及相互作用的遗传因素[1]。皮肤屏障缺陷可能与聚丝蛋白基因突变有关,聚丝

蛋白是一种在皮肤角质层中表达的结构蛋白。特别是,聚丝蛋白基因的纯合突变与严重AD

的风险增加、疾病发病较早和持续时间较长有关。此外,其他因素,如皮肤神经酰胺的减少,

会导致跨表皮水分损失,并增强刺激物、过敏原和微生物对皮肤的渗透[2]。皮肤屏障破坏是

导致表皮增生和细胞浸润(树突状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细胞)的慢性炎症的原因。AD的

免疫失调主要涉及辅助型T细胞2(helperTcell,Th)2途径和相关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IL)-4、IL-13和IL-31[3]。特别是T细胞的过度表达导致趋化因子和促炎

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促进IgE的产生以及局部和全身炎症。最后,AD患者存在微生物群异

常,在细菌定植方面表现出较低的多样性。这一观点得到了卫生假说的支持,该假说指出,微

生物暴露和多样性的减少,特别是在生命早期,与免疫耐受性的丧失和过敏性疾病发病率的

增加有关[4]。这表明有一个诱导T细胞的关键窗口,T细胞可以防止对病原生物的炎症反应。

对这一假设的另一种解释是,免疫耐受性的发展受到干扰是生活方式(抗生素使用、饮食等)

导致胃肠道微生物群失调的直接结果。此外,已经证明AD患者皮肤细菌过度生长,如金黄色

葡萄球菌,约90%的AD患者可检测到此菌,且棒状杆菌物种与链球菌、丙酸杆菌、不动杆菌、

棒状杆菌和丙酸杆菌减少。此外,AD患者的肠道微生物改变显示大肠杆菌、艰难梭菌和金黄

色葡萄球菌增加,有益微生物如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减少[5]。

2益生菌的作用机制

益生菌包括不同菌株和种类的微生物,具有广泛而多样的临床和免疫能力。饮食、环境

条件、接触益生菌以及许多其他宿主因素会影响独特且动态的微生物群组成。肠道微生物组

被认为与维持健康状态和干预多种疾病相关,如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

es,IBD)、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急性抗生素相关和艰难梭菌相

关腹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enterocolitis,NEC)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益生菌

在宿主中提供有益作用的生物学机制包括增强屏障功

文档评论(0)

飞飞飞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