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主题社会态度现代殡葬心理学概论课程.pptx

课程主题社会态度现代殡葬心理学概论课程.ppt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1、态度(attitude)

“适合”或“适应”的意思,指对行为的心理的准备状态;(心理学)

在艺术领域中,这一概念指雕塑或绘画作品中人物外在的和可见的姿态。(解剖学)

C朗格是最早肯定态度的19世纪末的心理学家。

(他在一项研究反应时间的试验中发现,被试者如果特别注意自己将要做出的反应时,即当被试者心理上对自己须作的反应有所准备时,他的反应时间就会比其他被试者要快。这是涉及“态度”的最早实验研究。)

;2、态度的定义

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理解态度的内涵,必须掌握其以下特征:

1、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

2、态度具有对象性。(态度客体)

3、态度具有价值判断的成分和感情色彩。

4、态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

(1)态度的认知因素是指人们对于一定态度对象或态度客体的知识、观念、意向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

(2)由于头脑中的“既定模式”或刻板印象,所以态度的认知成分区别于一般的事实认知,通常具有偏见的性质。

(3)人们对殡葬认知表现为对殡葬的逃避和知之甚少。;(1)态度的情感因素是指个人对某个对象持有的情感,是个人对态度对象的一种内心体验,如喜爱或厌恶、尊敬或轻视、热情或冷漠、热情或仇恨等。

(2)感情表现(表情)作为态度的测量指标比较可靠。

(3)殡葬场所人们的表情是庄严肃穆,或是悲痛哀伤的。这也是殡葬态度比较特别的一面。;(1)态度的行为意向因素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①态度作为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和反应倾向,一经产生就必定对人们与特定态度对象有关的行为产生种种性质不同的影响;

②另一方面,态度具有特定的意动效应。

(2)殡葬活动中的态度往往会表现在外在行为上。;任何一个人,都会面临适应社会与环境的改变,不断调整自己,形成新的态度的任务。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提出态度变化过程的三阶段:顺??、同化和内化。;

(1)由于外在压力,为了达到一个更重要的目标,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反应或表面行为称为顺从。

(2)或是出于主体的意愿,不知不觉地模仿;或是受到群体规范的压力,从而产生的服从行为。

(3)这是态度变化的第一阶段,也是最为表面的态度改变。由于心理上具有保持认知一致性的需要,因而长期的顺从也可能导致整个态度结构的改变。

;(1)态度不再是表面的改变,也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行为或新的信息,这一阶段已经与所要形成的态度相接近,但没有同自已全部态度体系相融合。;(2)顺从和同化有着根本的区别:

①前者是被迫的,后者是自愿地;

②前者的态度是简单的表面的态度反应的变化,后者已有情感因素的改变,并开始涉及态度的认知因素。长期的同化,会导致态度的根本转变。;(1)内心发生了质的变化,新的观点、新的情感和新的意愿已经纳入了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的一部分,比较稳固,也不太容易改变。

(2)内化性的态度改变与顺从性和同化性的态度改变的最大区别,就是不再依赖外在压力及个人与其他人的关系,它已成为一种独立的态度。

(3)一个人的态度只有到了内化阶段,才是最稳固、最持久的。;

文档评论(0)

vermonth155-2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ppt课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613506700006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