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小古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古文共49个字,以凝练的笔触,描述了王戎与小伙伴一起游玩时,发现道边李树多子,小伙伴争相采摘,王戎却一动不动,在旁人的询问下,他说出了李树道旁多子必苦的道理。
全文一共四句话。首句“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介绍了王戎的年龄以及事情的起因。第二句“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讲述了看到路旁李树结满果子,其他小朋友和王戎的不同反应,即“竞走取之”与“不动”。第三句写的是旁人和王戎的问答,王戎说出了“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道理。第四句则是故事的结局,人们摘下李子尝了尝,发现正如王戎所说。
这则历史故事短小精悍,语言浅显,向读者展现了一位机灵聪慧的神童形象。文中一群小儿与王戎形成强烈的反差,“诸儿竞走取之”与“唯戎不动”,虽寥寥数语,但在读者脑海里,却勾勒除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面,在对比中更显王戎之聪慧。文中还有一句语言描写,则是王戎回答路人的话,也是揭示道理的语言,这句话更为直接地突出王戎心思灵活、聪明伶俐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文内容,明白李树道旁多子必苦的道理,并用自己的话讲讲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注意顺序和详略。
【教学资源】(课件、教具)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3个生字,重点学写“戎”“诸”。
2.理解词句,明白李树道旁多子必苦的道理,体会王戎的形象。
3.借助注释,加以创造,用自己的话讲讲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链接旧知,引入古文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三张图片,每一张图片都代表着一则历史小故事,想看吗?
(1)第一张图片:什么故事?(骆宾王七岁,应客人之邀,于池边作诗《咏鹅》,诗作流传千古。)谁来填?(PPT出示:骆宾王七岁,能_______。)
(2)请看下一张,谁来填?(PPT出示:曹冲七岁,能________。)
(3)这一张呢?(PPT出示:司马光七岁,能________。)
2.有什么发现?我们今天再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做——王戎。“戎”是生字,跟老师一起写,注意最后两笔,一撇和一点不能忘。他七岁,便能——(齐读)不取道旁李。
二、一读古文,读通读顺
(一)课题
1.谁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读课题?(谁不取道旁李?)(王戎不取什么?)
2.那你知道课题的意思吗?
不取,即不摘,李,即李子。瞧,文言文就是这样语言精练。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
(二)古文
1.谁来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这则故事你读明白了吗?争取读得正确、流利。(学生自由读)
2.老师把这篇短小的文言文分成两部分,下面请同桌配合读一读,互相评一评,给对方提提朗读小建议,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3.哪一组同桌来展示?
你知道第一句话的意思吗?尝,即曾经,你是怎么知道的?读的时候可以在“尝”后面停一停。请你再读一遍。
有时,文言文中字词的意思与我们常用的意思不同,“尝”是这样,“竞走”亦然,“竞走”现在指一种运动项目,而在文中——?(注释中就有)
《说文解字》中提到:竞,逐也。“竞”下面的撇和竖弯钩,不就是小朋友追逐的双腿吗?我们写的时候要舒展,请大家在课文纸上描一遍。
4.谁愿意一个人尝试读全部内容?
三、二读古文,理清情节
1.这是一则很有趣的小故事,读明白了吗?别急,自己试着讲一讲。谁来读要求?(PPT出示:【学习任务】读一读:先读读这篇文言文;
看一看:再看看文下注释;
顺一顺:然后试着读懂这则故事。)
2.全班讨论,教师相机交流:
(1)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①谁来讲前半则故事?
②“诸”是个生字,注释里没有它的解释。你们知道它的意思吗?
除了注释,我们还可以联系以前的积累来理解字词,“各位”可以说——诸位;“万事顺利”可以说——诸事顺利;很多小朋友可以说——诸小儿。
③谁能再来说说前半则故事?
④见过成熟的李子吗?(PPT出示李子成熟的图片)看到了什么?
宋代词人李师中有一句词描写的是荔枝成熟的样子:“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PPT出示:道旁_______,诸儿________。)瞧瞧这李子成熟的样子,谁来填一填?(学生填写恰当即可,不追求押韵。)
唐代诗人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中有句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PPT出示:道旁李树李子___,___________压枝低。)谁来填一填?(要求同上)
“千个万个”李子都把枝条压弯了,这就是——多子折枝。
⑤想象一下,我们就是诸儿中的一位,看着满枝沉甸甸的李子,谁来读读这句话?
想吃吗?真的想吃吗?把这种感觉读出来。(我听出你想吃。)
你们想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