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家校共育的影响因素与创新路径.docx

探索家校共育的影响因素与创新路径.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探索家校共育的影响因素与创新路径

摘要: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支持,通过实施家校共育,从思想、情感、能力等各方面引导学生良性发展,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本文在把握家校共育內涵价值的基础上,对家校共育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厘清相关工作在职责划分、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家校职责定位、共育方法形式创新和保障机制健全三个角度提出家校共育创新路径,促进家校深度合作,为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家校共育;影响因素;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4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7-2539(2024)03-0064-03

国家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为推广和践行家校共育、创新教育理念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尽管均以培养学生成人成才为目标,但需要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发挥不同作用,在育人方面容易出现统一又矛盾的关系,因此应加强对影响家校共育的因素的分析,通过探索家校共育新路径,构建稳定协调的育人体系。

一、家校共育内涵价值

家庭教育是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生活技能等为目标而实施的教育行为,具有长久性、持续性,能够对学生的思想、性格、行为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教育机构开展的、带有较强目的性、计划性,通过按照学生成长规律制定符合标准的育人计划,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形成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品格的一种教育形式。教育作为系统工程,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家庭和学校作为不同的教育主体,拥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家校共育强调在家庭和学校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交流互动共同开展对学生的培育工作,在共享教育资源的同时,共同商讨解决学生教育的共性问题,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二、家校共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共育职责边界模糊

影响家校共育的首要因素,是育人主体无法清楚划分职责边界,导致双方难以实现深度合作。一方面,部分家长将学生教育职责推给“学校”,认为自己只需负责孩子的衣食住行,孩子一有问题则直接向老师求助。少数家长甚至抱有“消费者”的心态,拒绝花费过多时间与教师沟通,将家校共育要求视作是学校推卸责任的行为,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稍有问题则直接向校方“追责”。归根结底,这都是由于家长忽视了家庭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性,认为学校应代替家长完成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任务而造成的,这些不恰当认知给家校共育工作开展带来了较大阻碍。还有部分家长缺乏科学的育儿知识,缺乏对当前孩子年龄特点的认知,再加上家校双方在教育习惯上的意见不统一,使部分孩子在家庭和学校表现呈现两面性,最终导致家校合作效果不佳。

另一方面,在功利主义思潮盛行的时期,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影响,部分家长和学校更看重学生学业成绩,缺少对真正育人目标的重视。部分学校和家庭仅从学业层面开展合作,由于家长在知识传授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导致家庭逐步沦为学校以外的第二课堂,家长则开始扮演“助教”角色,导致家校合作效果不佳。其实在学生教育问题上,每一个参与的角色都有与之匹配的义务和职责,家校共育不是增加家长的负担,而是要明确双方职责,通过科学的指导方法替家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

(二)共育理念扎根不深

从目前的家校合作情况来看,家校双方主要通过家长会、微信聊天、面对面谈话等方式沟通、了解学生的表现情况。部分家长更关注的是学生日常生活、知识接收等方面的情况,较少涉及心理、个性和情感等方面的内容。部分学校虽然定期组织开展家长活动日等活动,邀请家长到校参观,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但部分家长参加活动只简单图个“热闹”,聚焦点不足,难以真正围绕学生成长问题与教师进行深入沟通。而从家校共育活动的内容来看,主要涉及疾病预防、安全、学习习惯等内容,大多由学校向家庭发放相关注意事项通知,家长较少主动围绕学生成长问题与教师进行深入交流。

教师需要面对多个学生和家长,在不了解家长素质水平、文化层次等情况的前提下,大多也不会针对学生学习以外的问题与家长进行深入沟通,通常是通过微信群、QQ等方式向家长发送相关信息,或者简单陈述孩子需要注意的方面。还有部分教师由于缺乏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无法做到与家长高效沟通,甚至可能在日常沟通时与家长产生矛盾,也给家校共育工作的落实带来阻碍。

目前,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家校沟通,都具有短时性、阶段性的特点,导致双方较难及时了解、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和学习上的问题。久而久之,部分家长对学校组织开展的家校共育活动丧失兴趣,而仅仅将其当作是“任务”来配合教师完成,无法发挥家校共育活动促进学生成长和成才的作用。

(三)共育机制不健全

现阶段的家校共育往往缺乏相对系统、长期的规划,导致家校合作在某种程度上流于表面,带有形式化倾向的特点,难以达成长效育人的目标,究其原因是缺少制度支

文档评论(0)

151****80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安全评价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3日上传了安全评价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