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初中六册语文统编教材问题答疑
七年级上册
1.问:朱自清《春》中“薄烟”的“薄”,正常读音是什么?
答:正常读音是báo。依据一是“百度汉语”,二是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的朗读。
独立成词的时候读báo,比如,纸很薄。
在成为合成词的时候,口语化的合成词读báo,比如《荷塘月色》中“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中的“薄薄”读“báo”;书面语化的合成词和成语读bó,比如薄(bó)雾。
2.《〈论语〉十二章》中“思而不学则殆”中的“殆”是“疑惑”的意思吗?
答:综合多方面的论据,《论语》中“思而不学则殆”中的“殆”是“疑惑”的意思
3.《穿井得一人》中的“闻之于宋君”是被动句吗?
答:“闻之于宋君”这一句,不能当成被动句来解释。古汉语被动句有一种形式,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施动者,表示被动,即“谓语+于+施事者”,如《史记·屈原列传》说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这个形式中谓语的后面是不带宾语的,如果“闻之于宋君”是被动句,应该是“闻于宋君”,而非“闻之于宋君”。“闻之于宋君”的“闻”,在语境中指的是“使听到”,即“报告”;“之”,代指这件事。整句话的意思是:向宋国国君报告这件事。
4.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几个常见疑问
(1)关于“题为”后面用引号还是书名号的问题。过去的出版物,这里经常用引号,统编版教材在这里一律用书名号,如七年级上册第5课课后“思考探究”一:“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秋天的怀念》”。
(2)关于并列的引号和书名号之间用不用顿号的问题。同样依据现行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宜用顿号。
七年级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注释1“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八年级上册第15课《白杨礼赞》注释1“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分别对应国家标准中涉及书名号之间的两种情况,前者不用顿号,后者用了顿号。可以作为帮助读者理解这一规定的实例。
七年级下册
1.问:《木兰诗》中“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的“骑”,读qí还是jì?
答:“骑”表示名词含义(骑的马或其他动物,骑马的人),推荐读qí(jì为旧读)。
除此处外,八年级上册王维《使至塞上》“萧关逢候骑”,八年级下册白居易《卖炭翁》“翩翩两骑来是谁”,九年级下册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千骑卷平冈”,“骑”字皆照此处理。
2.问:《木兰诗》中“著我旧时裳”的“裳”,读chánɡ还是读shɑnɡ?
答:“裳”字一般只在现代汉语“衣裳”一词中读轻声shɑnɡ,古诗文中应统一读chánɡ。如八上郦道元《三峡》“猿鸣三声泪沾裳”,八下白居易《卖炭翁》“身上衣裳口中食”等。
3.问:《木兰诗》“同行十二年中”中“行”的读音是什么?
答:推荐读xíng。
4.问:《孙权劝学》中“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更”权威的读音和解释是什么呢?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的教材上的解释与之前的似乎有所不同。
答:“更”意为“另,另外”。推荐读四声gèng。建议以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教材为准。
5.问:《孙权劝学》中“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的“之”怎么解释?是“取消句子独立性”还是“表强调,翻译成这样,如此”?
答:“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的“之”用于取消句子独立性,翻译成“这样、如此”,是全句意译时补充的。
6.问:《回忆鲁迅先生》中“鲁迅先生坐在那儿,和一个乡下的安静老人一样”后半句是否存在语序不当?
答:后半句无表述不当。突出“鲁迅先生坐在那儿”的特征:安静、平和。
八年级上册
1.问:《三峡》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以”究竟怎么理解?
答:其实这里的“以”有两种常见解释,一个是理解为“此、这”,一个是理解为通“似”。这两个解释都是不常见的,对句意理解的影响也不大,学生了解之后,对未来的浅近文言文阅读价值有限,因此,只要大致了解“不以疾也”的意思就行了。
2.问:《三峡》中“或王命急宣”的“或”,该理解为“有时”还是“倘若”?
答:对老师来说,“有时”说明是确有其事,“倘若”则更强调假设(也未必就没有其事)。在郦道元生活的时候,控制长江流域的南方政权,首都在长江下游,宣达君命,按照一般之理当从江陵往白帝,因此以解为“倘若”为宜。
3.刘桢《赠从弟》(其二)中“松枝一何劲”中“劲”,读后鼻音“jìng”。《现代汉语词典》区分得很清楚,作“刚劲有力”讲时读后鼻音。《汉语大词典》的区分相同。“劲”这个多音字出现在小学二年级上册教材,诗作赏析中明确给出了“刚劲”的解释,读音是不难弄清的。
4.问:《富贵不能淫》中“往之女家”的“之”怎么解释?
答:其实,“往之女家”就是“到了你的夫家”,理解到这个程度即可。“往”是“去”,“之”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