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林州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B)(解析版).docx

河南省林州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B)(解析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自评(B)

化学

(考试范围:1~71页满分: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四个大题,满分50分。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所在学校、姓名、考场、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上。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对于化学的认识不恰当的是

A.化学不仅要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物质,还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质

B.化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C.要学好化学,就要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

D.学习化学,只需死记硬背即可

【答案】D

【解析】

A、化学不仅要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还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质,说法正确;

B、化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说法正确;

C、要学好化学,就要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说法正确;

D、学习化学,不能只需死记硬背,还需理解和实验,说法错误;

故选:D。

2.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

A.张青莲 B.袁隆平 C.侯德榜 D.道尔顿

【答案】A

【解析】

A、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主持测定了铟(In)、铱(Ir)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故A符合题意;

B、袁隆平为我国杂交水稻高产稳产做出突出贡献,故B不符合题意;

C、侯德榜的主要贡献是发明了“侯氏制碱法”,故C不符合题意;

D、英国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其中记载的下列工艺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纺纱织布 B.竹子制筒 C.烧制陶瓷 D.海水晒盐

【答案】C

【解析】

【分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A、纺纱织布,是纺纱的形状、空间位置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A选项错误;

B、竹子制筒,是竹子的形状、大小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B选项错误;

C、烧制陶瓷,泥土经烧制变为陶瓷,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选项正确;

D、海水晒盐,是蒸发水分并分离出盐类,没有生成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D选项错误。

故选:C。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水银制温度计 B.石墨制铅笔芯 C.用冰块降温 D.天然气作燃料

【答案】D

【解析】

A、水银制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金属汞)受热膨胀遇冷冷缩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

B、石墨制铅笔芯,是利用了石墨质软具有深灰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误;

C、用冰块来降温,这利用了水蒸发吸热,使温度降下来,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误;

D、天然气作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D正确;

故选:D。

5.对大气都有严重污染的一组有害气体是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

B.二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

D.氢气、一氧化碳、氮气

【答案】C

【解析】

A、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二氧化碳、氧气都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硫会导致酸雨,对大气有污染,二氧化碳、甲烷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会导致酸雨,会对大气造成污染,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氮气、氢气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对氧气的化学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反应

B.物质与氧气反应时一定发光、放热,产生火焰

C.氧气有可燃性,是一种常用的燃料

D.氧气能够支持燃烧,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答案】D

【解析】

A、氧气化学性质很活泼,但和一些物质不会发生反应,如稀有气体等,错误;

B、物质与氧气反应不一定发光、放热、产生火焰,如铁生锈有氧气参与,但不发光、也没有火焰,错误;

C、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错误;

D、氧气能够支持燃烧,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如可以和氢气、一氧化碳等反应,正确;

故选D。

7.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与这一要求不相符的是

A.使用新能源公交车 B.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C.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D.直接排放生活污水

【答案】D

【解析】

A、使用新能源公交车,能减少空气污染,做法与主题相符,故选项错误。

B、回收各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53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