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度量视野下的量刑精准问题反思.pdfVIP

软度量视野下的量刑精准问题反思.pdf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

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sEdition)No.32023

软度量视野下的量刑精准问题反思

陈航田乐

(兰州大学法学院,兰州730000)

摘要:量刑活动属于社会度量之范畴,不应局限在刑法学视阈思考其精准性问题,应立足于

度量学尤其是软度量视角对之展开探讨,不可简单套用硬度量的标准对量刑之精准加以否

定。精准量刑,得依赖专家群组及合理的商谈程序来实现,其精准化是一个不断接近的过

程。量刑精准的实质在于论证,不能止步于表象上的精确。尽管认罪认罚从宽时,量刑终

局结果具有协商性,但不能说此类案件的量刑不存在量刑精准化的要求,相反,公诉机关应

当对该“从宽及其程度”承担更大的释明义务。

关键词:软度量;量刑精准化;量刑规范化;量刑说理;自由刑精度

中图分类号:D9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999(2023)03-0048-11

“精准”一词正成为我国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的高频词汇。在强化精准施策

的新时代语境下,作为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乃至个人身家性命的量刑决策,无论如何强

调精准把握、锱铢必较,大概都不为过。检视近年来有关精准量刑(亦谓之“精密量刑”“精确量刑”)

问题的研究,发现人们对于“精准”的认识还存在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不可无视社会度量理论而谈精准量刑

近年来,“量刑建议精准化”引发热议,争论的关键与实质在于何谓精准、如何做到精准。精准量

[1]

刑建议,是指检察机关围绕法定内容,对刑种、刑期、刑罚执行方式等提出明确、具体的建议。那

么,是否只要提出一个确定的数值,就意味着实现了量刑建议的精准化?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

就有学者在量刑精准化的探索中指出,要使量刑标准化、精准化,运用数学是有效途径,即只要运用

数学模型,通过“罪刑折算表”的方式把量刑的各项指标定量化、计算方法定型化,将量刑思维纳入统

收稿日期:2023-02-2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量刑教义学的中国叙事研究”(21BFX008)。

作者简介:陈航(1962—),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刑法学;田乐(1998—),女,202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

刑法学。

—48—

[2]

一的数学轨道,就会达到预期目标。这是我国量刑精准化倡议的先声,但对于如何才能使之标准

化、精准化,却语焉不详。而如今的精准化倡议,依然面临重重阻力。

在反对量刑精准化的学者看来,量刑精准化本身存在着难以克服的障碍,无法从法理上获得支

持。其一,量刑精准化首先要确立量刑基准点,但学界至今对此尚未形成统一认识,甚至还没有有影

响力的主流观点。量刑基准应是一个确定的数值,但却难以得到有力的理论支持。其二,实现量刑

精准化的前提,是建立一个有精确标度的刑罚阶梯。而刑罚阶梯的确立,首先要解决如何在不同刑

种之间进行科学换算的问题。但不同的刑种,特别是死刑和无期徒刑能否简单地兑换成一定量度的

有期徒刑,是悬而未决的问题。其三,能否通过量刑情节尤其是各种酌定情节,来对犯罪行为的社会

危害性作事先的、充分的分类和评估,在认识论上还存在疑问。其四,量刑精准化的结果在很大程度

上是对量刑情节的评价和运用的产物,但它只解决了同案同判的问题,至于这种结果是否合理则另

[3]

当别论。从表面上看,争论的焦点似乎集中在量刑要不要精准的问题上,其实探讨的是究竟能不

能实现量刑的精准,以及应该如何实现精准量刑的问题。因此,这涉及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即究竟

应如何认识量刑的精准。

有关量刑的精准,虽然学界的争议很大,但有一点认识是统一的,即量刑的核心是刑之度量,与

度量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判断量刑是否精准,不可无视度量理论,尤其是社会度量学理论,否则

就很难搭建一个论证的平台,也

文档评论(0)

经管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各类文档大赢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55234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