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百家争鸣(教案)2024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pdf

第7课 百家争鸣(教案)2024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课《百家争鸣》教案

f新课程标准

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与思想;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

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百家争鸣的产生。

二、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即老子和《道德经》、孔子和儒

家学说、百家争鸣。三个子目即三部分之间存在着历史发展内在

的递进逻辑关系。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反映了不同学派思想在

春时期的发端;百家争鸣则是到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更加丰

富多彩,不同学派争鸣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春时期,随着社会变化逐步加剧,王室衰微,社会动荡,

以老子和孔子为代表的士人开始关注和担忧社会发展方向,并且

思考解决的方法,提出一系列主张。到战国时期,社会冲突和矛

盾更加激烈,社会更加动荡,原有的旧制度分崩离析;加上这一

时期私学兴起,士人队伍进一步扩大,代表各阶层的学派越来越

多,提出的主张也越来越多,各学派之间相互抨击,竞相发表见

解,又相互借鉴和吸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对春时期诸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老子和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史料实证)

2.通过分析史料和阅读教材,了解百家争鸣的背景、含义

和各流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

识;(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3.认识春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重要意义,感受中国

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树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家国情

怀)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百家争鸣》

教师引导:同学们,从视频当中你能够感受到春战国时期

在思想文化方面是怎样的一个时代?生机勃勃,群星荟萃,繁荣

璀璨。同学们都说的很好,看来大家都感受到了,这一时期虽然

动荡,但也孕育出了一批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的学者以及众多异

彩纷呈的思想,很多思想至今都在影响着我们。那么这一时期出

现了哪些主要的学派?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百家争鸣又产

生了怎样的历史和社会影响?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第7课《百

家争鸣》的学习。

(-)新课讲授

1.老子和《道德经》

【自主学习】结合教材完成老子的资料卡。

(1)个人简介:姓李,即老聃,姓李名耳,春后期楚国人。

(2)工作经历:做过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的典籍。

(3)思想主张:

【史料探究】阅读材料,指出材料分别反映了老子的什么主

张?

材料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①“道是万事万物的总根源、总规律,人们要顺其自

然。

材料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②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材料3: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

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③政治主张:主张“无为而治”,追求“小国寡民”。

【提示】无为并不是不为,而是不过多的干预、充分发挥民众

的自我能动性。

(5)经典:学说集中在《老子》即《道德经》中。

2.孔子和儒家学说

【自主学习】结合教材完成孔子的资料卡。

(1)个人简介:名丘,字仲尼,春后期鲁国人,出身下层没

落贵族。从小学习礼乐。

(2)工作经历:年轻时做过小吏,后收徒办学。中年后曾在鲁

国从政,不久便周游列国。晚年回乡,从事教育,整理编订典

耒昔O

(3)思想主张:

①核心思想:“仁”(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

范)

材料1:“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人”。

材料2: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子张问

仁,子曰“恭、宽、信、敏、惠。”

文档评论(0)

文体创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