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江西省上饶市广信二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十月语文月考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众所周知,科幻是科学性和幻想性思维碰撞的结晶,是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融合的产物。长期以来,以《海底两万里》《星球大战》《小灵通漫游未来》等为代表的经典科幻作品,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环境、外在空间、未来世界的探索和向往,传递出浓厚的人文关怀。因此,科幻不仅是关于未来世界的想象,更是一种思想先导,是具有独特气质的科学文化。
科幻蕴含着人民群众对科技发展的理解和判断。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研工作的职业化趋势日益增强,而科幻依旧保持着大众化、包容化、共享化的特征。并非所有人都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但是每个人都具有科学幻想的权利,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描绘科技发展的未来图景,当这些图景被有机拼接、系统整合起来,就将勾勒出人类发展的共识性愿景。科幻能够激发想象力、培育创造力,尤其是承载并启迪青少年的科学梦想,让更多人汇聚、融入科技共同体中,实现科技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交互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讲,促进科幻发展,更有利于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科技创新领域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科幻体现出经济社会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和愿景。自古以来,人类往往是通过幻想的方式来表达自身对于超现实超自然能力的需求和渴望,诸如翱翔太空、潜游海底。科幻则反映出人类对于自然界终极性、本源性问题的持续追问,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都是科幻作品的永恒主题,不断启迪科技创新的方向和研究探索的路径。科幻由于往往呈现的是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中的应用场景,因而能够深深植根于当前发展的现实状况,并通过“奇思妙想”“先见之明”影响人类的潜意识,引导和触发科技创新持续迭代、不断更新,从而催生出越来越多的新兴技术和新质生产力,实现想象力、创造力、生产力之间的顺畅接续和有机转化。
科幻代表了价值观念在科技领域的缩影和投射。科幻产生于人的思维基础和创作活动好的科幻作品通常能够体现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对生态环境的深切关怀、对社会发展的深邃洞察,正如《弗兰肯斯坦》折射出对科技发展所衍生社会风险的焦虑,《三体》将道德内涵引入对科技的辩证思考。
(摘编自董阳《启迪科学梦想??传递人文关怀》)
材料二:
科幻文学兼具科学与幻想元素,带给人好奇心、惊奇感的巨大满足。如作家阿来所说,科幻文学是科技时代的文学。科幻文学的重大突破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比如克隆、太空旅行等创作主题,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现实世界的科技创新成果。科幻文学内蕴的预见性启发着科学思维,让许多曾经的“科学幻想”变为现实,如《海底两万里》启发了潜水艇的改进。
对于中国人而言,科幻文学是舶来品。科幻文学自清朝末年来到中国,在梁启超、鲁迅、老舍等文坛巨匠或翻译、或写作的推动下,虽历经起伏,但一直在前行,一直有读者。从荒江钓叟的《月球殖民地小说》到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再到刘慈欣的《三体》,中国科幻文学在跨越百年的历史发展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科幻作家和作品。
近些年,中国的快速现代化,以及“嫦娥”探月、“羲和”逐日等前沿科技的突破,激发了越来越多国人对未来的想象力、对科技的好奇心;中国科幻文学达到了令人惊叹的规模,成为最具活力的文艺领域之一。科幻创作的类型、题材越发丰富,软科幻、硬科幻长足发展,科幻小说、漫画等在畅销书中占据一席之地。科幻文学“母本”转化效果明显,带动了科幻影说剧的投资热潮,进而拓宽了科幻文学的创作领域。
特别令人欣喜的是,科幻文学创作群体日趋社大。《中国科幻网络文学白皮书(2022)》显示,2022年中国新增科幻网文作家4.2万人,其中“00后”占了72%。“后新生代”科幻作家的开阔视野和多元化创作,为中国科幻文学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刘慈欣认为:“科幻文学的兴盛,将会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科幻文学的蓬勃生机,呼应着科技强国建设的蹄疾少稳。面向未来,为科幻文学培植肥沃的土壤,以培养更多优秀作者、催生更多优秀作品,对于提升国民科学素养,在全社会倡扬创新文化、探索精神,大有裨益。
(摘编自郭峪良《面向未来,培植科幻文学肥沃土壤》)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灵通漫游未来》体现了人类对未来世界的探索和向往,在中国科幻文学发展史中是一部颇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
B.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从事科学研究,但所有人都可以设想科技发展的未来,这就可能使人对人类发展的愿景形成共识。
C.科学技术深深植根于经济社会,并借助“奇思妙想”来影响人类的潜意识,可进一步触发科技创新持续迭代、不断更新。
D.近些年我国出现科幻影视剧投资热,甚至科幻文学的创作领域也得到了拓宽,这得益于科幻文学“母本”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