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一年级数学探究作业设计实践.docxVIP

“双减”背景下一年级数学探究作业设计实践.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减”背景下一年级数学探究作业设计实践

摘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根据要求,小学低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那如何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并利用作业来提高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值得深思和探究。笔者,从自身一年级数学教学实践出发,结合6-7岁儿童认知特点,对“双减”背景下一年级数学探究作业的设计进行了初浅的实践。

关键词:双减 作业设计 探究 兴趣 能力

引 言

根据6-7岁儿童认知特点,一年级学生对汉字的读写能力有限,对抽象的语言及文字理解较难,而对于具体形象的图画及需要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能引发他们的探究兴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中亦提到:“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集中体现数学课程育人价值。”鉴于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发展学生数学表征及数学表达能力,并结合周末时间较为机动、充足等特点,笔者尝试从“画数学”、“说数学”、“做数学”、“听数学”四个方面做了探究。

一、画数学:让思维外显

创编小故事,加深对加法意义的理解

一年级孩子入学之前,已经会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有的孩子,在家长的辅导下,已经能认识100以内的数及会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但对于加减法的意义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加减法的意义既是教学的重难点,也是学生数学后续学习的基础。在学习了连加之后,为了发展学生创编想象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加深对加法是几部分合并起来的意义理解,笔者设计了“画一画3+5+2=10的小故事”这一周末探究作业(见图1)。

图1

儿童是天生的画家,几乎每个学生都喜欢涂鸦。通过对学生的作品分析来看,孩子们想象力丰富,

1

能通过多种方式去表征“合并”的意义,如箭头符号、故事情境、数学符号、小动物头部运动的方向等来表达合在一起的意义。(见图2)

图2

画图表征数学信息,了解学习起点。

在“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个单元中,教材已经穿插安排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并运用已有的经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意渗透一些示意图的符号,如“”,让学生认识并明白扩线表示合并的意思。在“11-20各数的认识”这一单元,例6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排队中第10和第15之间有几人”,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造了机会。本例题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进一步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要经历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如素材中提供了两种策略和方法,一种是数数,一种是画示意图(见图3)。

图3

大部分孩子都能通过数数来解决这个问题,但画示意图来表征数学信息的能力,学生已有的水

2

平层次,笔者是不了解的。通过分析教材,笔者发现,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将复杂的情境图进行优化,用一些数学符号,如○,来表征数学信息。但学生的这种由繁杂到简单的表征数学信息能力的发展,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基于此,利用周末时间,笔者布置了有关教学前测的探究作业。目的是了解学生已有的用图形来表征信息的能力水平层级,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以便更好地开展后续教学,。通过对学生的作品整理,笔者发现,可分为以下几类:

大部分学生能用画一画来表征问题中的信息,并且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如,第一个问题,他们会把小丁前面的5人,后面的4人都画出来,并且会用不同的方法,如文字或者颜色,标注出小丁的位置(见图4)。

图4

部分学生能对繁杂的表征进行优化处理。如果说,能通过画简单的情境图来表征信息,是

水平层级一,那么能对方法进行优化,体会到化繁为简的表征过程,表征能力已然上升了一个层级。这部分学生能感受到画那么多的小人很麻烦,于是改成用火柴人或者干脆用○或者▽来代替复杂的人物形象(见图5)。优化思想的渗透,对解决课本中“第10和第15的中间有几人”的问题,做了一定的孕伏。

图5

个别同学能用抽象的算式进行表征。能在形象表征的基础上,用抽象的算式表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一种高阶思维。通过对学生作品的分析,笔者发现,个别学生能

3

利用示意图,来解释第一题为什么要加1,第二题为什么要减1,特别是第二题为什么要减1,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学生利用标数字、标图形符号等方式(见图6),来呈现“5+4”小贝就算了两次,从而抽象成算式“5+4-1”。数形结合,互为解释,学生画出了内在的思考过程和思维特征。

图6

慢慢地,“画数学”已经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画整时,画比多少,画表格,画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土豆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