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的特征》知识梳理学案4 (1).doc

《中国建筑的特征》知识梳理学案4 (1).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NUMPAGES10

《中国建筑的特征》知识梳理学案

一、整体把握

1.把握文章的篇章结构,便于读懂课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列出本文的结构提纲,探讨一下本文在结构上的特点,并学习借鉴文章的结构方法。

点读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把握好本文的篇章结构,便于读懂课文。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结构具体概括为:

eq\b\lc\{\rc\(\a\vs4\al\co1(一、(第1、2自然段):中国的建筑体系是个独特的体系。,二、(第3~13自然段):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三、(第14~17自然段):中国建筑的“文法”。,四、(第18、19自然段):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五、(第20自然段):若想建造具有中国特征的建筑,就必,须首先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

2.作者在概括中国建筑的特征时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点读(1)作者在概括中国建筑的特征时是按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结构方法、外观装饰的顺序来展开的。

(2)作者在总结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时,并不是平均用力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①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②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③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④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⑤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二、细部探微

3.作者在总结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时,为什么称之为“中国建筑的‘文法’”?你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请探究一下,并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

点拨(1)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2)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即各民族之间的可理解性,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4.尽管是一篇内容丰富的科学论文,在中国建筑学理论中颇有代表性和影响力,但是作者没有像有些所谓的专家一样用高深的理论“饶舌”,故作高深地将其写成晦涩难懂的文章,而是简洁生动,力求将大家陌生的事物说清楚。本文是如何将大家陌生的事物说清楚的呢?

点拨运用比喻、比较使文章增色,如:①谈到中国周边地区的建筑体系和大陆的建筑体系时,作者将之比作“如弟兄之间属于一家的关系”。

②“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帷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划分内部空间而已。”写到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如何理解?作者将之比作“帷幕”,指出墙壁所起的隔断和划分空间的作用,说得清晰明白。

③谈到建筑规则与具体的建筑的关系时,作者说:“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

1.中心主旨

《中国建筑的特征》运用简洁、严密、明晰的语言,通俗易懂地阐明了中国建筑体系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的地位、地理分布、形成年代和历史意义,重点概括了中国建筑在结构和装饰上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国建筑学的“文法”理论,以及世界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是梁思成建筑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2.写作特色

(1)运用三维比较的写作技巧。

本文最大的一个写作技巧就是三维比较。如果仅仅就传统建筑作出条理性的归纳,也已经是不错的文章了,但是作者没有停

文档评论(0)

150****1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