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第28讲 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2).ppt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第28讲 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2).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归纳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式及实质(1)主要方式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发达国家把铁路、电力等投资数额大、见效慢、利润低、私人不愿投资的基础工业、交通运输业、公用事业收归国有,同时兴办原子能、宇航等工业企业。②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其目的是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经济运行的有序状态。发达国家的经济计划是指导性的,侧重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引导。③财政政策调节。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2)实质:国家干预经济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过程中,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新题验证]历史证明,国有化企业对于促进法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对于帮助私人工商业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大规模国有化运动的推广说明()A.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形成B.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力度远远大于市场调节C.市场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D.经济发展具有浓厚的国家主导色彩D实行国有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表现,“法国大规模国有化运动的推广”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对原有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其经济发展具有浓厚的国家主导色彩,故选D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实行的是指导性计划,而非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排除A项;法国仍是资本主义国家,市场调节仍居于主导地位,排除B项;题干材料论述的是国家干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未涉及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解读]能力依托点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材料一赫鲁晓夫所进行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对后来的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①应该承认赫鲁晓夫是一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开拓者。他勇于突破旧的模式,探索新的道路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但是,他毕竟②受到历史局限性的束缚,对社会主义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病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还缺乏全面的、深刻的认识,因此也就不可能产生成熟的改革理论和思想。——摘编自魏杰等《国有制经济的实践与改革》材料二苏联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增长率简表——摘编自刘克明、金辉《苏联政治经济体制七十年》等时间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1956—1960年8.7%10.4%1961—1965年6.1%8.5%1966—1970年7.7%8.4%1971—1975年5.7%7.4%1976—1980年3.7%4.5%1981—1985年3.2%3.7%1986—1990年1.3%2.5%[研读分析](1)材料一反映了对赫鲁晓夫改革的全面认识和评价。①处承认赫鲁晓夫是一位改革者,②处说明赫鲁晓夫是一位失败的改革者。(2)材料二反映了苏联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的变化。由表格中的时间信息,可判断正处于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时期。[探究运用](1)材料一是如何看待赫鲁晓夫改革的?看待: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赫鲁晓夫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苏联模式,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因此改革不会成功。(2)根据材料二,归纳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发生变化的根源。趋势:呈现连年下降的趋势。根源:苏联模式失去活力,日益成为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归纳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针对苏联模式的弊端采取的改革措施[新题验证]1962年,苏联哈尔科夫工程经济学院教授叶·利别尔曼在《真理报》上发表题为《计划、利润、奖金》的文章,提出了要以“经济手段”,即利润、奖金、价格、货币等手段代替“行政手段”来刺激企业的生产。这一观点()A.彻底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束缚B.反映了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愿望C.推动了赫鲁晓夫改革取得成功D.将苏联经济纳入了市场经济轨道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叶·利别尔曼提倡以“经济手段”代替“行政手段”,意在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改变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故选B项;“彻底摆脱”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赫鲁晓夫改革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排除C项;叶·利别尔曼意在加强市场的作用,但是只是一个倡导,并未将苏联经济纳入了市场经济轨道,排除D项。第三环节核心素养提升[素养剖析]【例题】(2019课标全国Ⅱ,35)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单位:吨)上表可以说明当时苏联()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 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 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意图:本题以苏联1970年计划的完成情况为依托,一是考查学生辨别历史事实、说明历史现

文档评论(0)

专业写手t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