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语文5月第四次联合测评...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9题;共35分)
(2024高三下·湖北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为进一步发挥新时代科普在我国创新发展中的作用,迫切需要构建具有前沿性和科学性的高质量科普体系。新时代高质量科
普的框架体系具有“全周期、多主体、强支撑”的特点,从时间、主体、环境三个维度发力,侧重生态文化、人才、成果转化等
方面的支撑和相关目标实现。
在时间维度上强调终身科普。法国成人教育学家保罗·郎格郎指出,“教育和训练的过程并不随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而是
应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根据科普的分阶段特性,结合终身教育理念,可将身科普体系概括为三个子系统,即校园科普、社会
科普和网络科普。网络科普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诞生,并且逐渐成为主流的一种科普方式,是终身科普体系中最重要、最广
泛、最多样的方式。通过构建终身科普体系,保证公众科普的常态化和终身供给。
在主体维度上,强调跨学科、多主体、广覆盖、融产业的特征。就多主体特征而言,新时代科普需要构建政府、企业、个人
协同运营的体系。事实上,政府在坚持科普社会公益事业属性的同时,也要看到其他主体在科普方面的重要作用。如鼓励企业出
资建设科技场馆、展厅设施等,在宣传展示企业科技实力和企业文化的同时,参与和支持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与普及工作。对于
个人主体则要调动行业专家和科技工作者的科普能动性,鼓励个人在科普领域自由创作、形成影响。
在环境营造上,需全面完善生态体系,营造文化氛围,储备人才队伍,完善成果转化体系。生态体系上,科普作为科技创新
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服务于信息的传导,并通过改变人的认识层面,促进科技创新。文化氛围上,科普已经成为促进社会
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措施。有专家认为,科普在形式上是一种社会教育活动,具有社会性、群众性和持续性,这也赋予了科普文
化活动的属性。科普工作要针对这种属性,不失时机地广泛渗透到各种社会活动中,才能形成规模宏大、富有生机、社会化的大
科普。人才队伍上,科研人员是科普链条的前端,也是整个链条里的关键。广大科技工作者应积极投身科普写作、科普讲座、科
普评选等科普活动之中。成果转化上,科技成果科普化可以将科技资源转化为科普资源,还可以提高公众对科技成果的接受度,
使科技成果获得更多技术转移的市场机会。
(摘编自刘润达、胡睿《新时代高质量科普发展体系探讨》)
材料二:
最初,科学家为了分析实验数据而创建可视化形式的图表,在视觉表达的过程中发现科学可视化创作富有惊人的美感。科学
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科学图像逐渐成为了科学传播的符号阐释载体。借助科学可视化,将艺术符号与科学研究成果结合,构建与
受众之间的感性交流空间。随着跨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的融合发展,科学可视化不再局限于科研领域,集合科学、艺术与技术三者
的优势,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创造出了视觉、听觉及触觉的多感官媒体交互体验。
中国美术学院和西湖大学联手合作举办了“交集之域”卓越硕博跨年展览,这是西湖大学第一次举办的大型艺术展,也是两
校研究生首度尝试组队进行的艺术创作展,开放命题和跨界征集造就了不少惊喜之作。艺术与科学的交集之域,闪耀着智慧与思
想碰撞的火花。参展作品“BeSeen”在墙上展示了“生命的一千种可能”,主创团队将或大或小的“生命”放置在不同的培养
皿中,复述细胞、菌落、神经纤维的模样,这个“皿”空间承载着生命走向成长、丰富、变异和消失。创作者希望在有限的时空
里去表达无限的生命,欢迎观众参与互动去创造他们眼里的“生命”。
科学可视化作为一种新颖的科普表达方式,将科学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使传播内容能被受众理解。大众对可视化的内容感
兴趣,因其符合时下人们碎片化的阅读习惯。《美丽化学》系列是近十年来打破传统科普传播形态的新兴影像创作形式,区别于
以往传统的科教式科普纪录片,以短视频的传播方式,将枯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与视觉艺术有机结合,改变了大众对化学的刻板
印象,在唯美的配乐光影中挖掘化学之美,能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但如能在视频中呈现更全面深入的化学原理分析,面向
高中生年龄段以上的受众群体,可能会有更好的知识传播效果。
此外,微电影是跨学科融合的另一种艺术形式。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破圈创作的《有机师姐》系列,实现了科普
微电影由硬科普到软科普的内容叙述转变,将化学知识自然地融入到影片的故事情节中,引导观众理解相关知识,并了解化学科
研人员的生活面貌。这种兼具艺术性和科学性的主动科普模式在近年来难得一见,值得同行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字形分辨——同音字 基础练习(二).pdf
- 湖南省岳阳市2024届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三.pdf
-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字形分辨——同音字 进阶训练(一).pdf
-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强化训练 专题12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pdf
- 广西三新学术联盟2024届百校联考语文三模试卷.pdf
-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强化训练 专题7 正确适用词语(包括熟语).pdf
- 武昌区2024届高三年级语文5月质量检测试卷.pdf
-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近义词辨析 能力提升(二).pdf
- 【高考真题】2024年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语文真题试卷.pdf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语文5月质量检测试卷.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