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专题十七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专题总结(十七).ppt

人民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专题十七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专题总结(十七).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针对训练(2022·贵州贵阳8月摸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中期,德国宣传的民族沙文主义思想将原有的民族主义、反犹主义和种族理论结合在一起,成为推行德意志强权和世界政策的理论依据。1919年《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高额战争赔款、限制德国军备等,激发德国人强烈的民族耻辱感;在1929年经济危机造成民生艰难的形势下,希特勒借机以“优秀的日耳曼民族要复兴,建立统一的大德意志”的口号,迷惑和吸引德意志民族的大部分民众投票纳粹党主政;1933年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后,对外退出世界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派军队开进莱茵非军事区,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对内制造“国会纵火案”,嫁祸德国共产党,诱使、强制国会通过“授权法”,授予总理无限权力;还颁布《纽伦堡法案》,公开剥夺犹太人的公民权利;进而禁止工人“集体谈判”,取缔工人的罢工权利,把包括工会在内的一切群众团体纳入纳粹管制之下等,在德国全面推行法西斯专政。——摘编自唐晋《大国崛起》材料二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决定:我们坚定不移的宗旨,是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保证德国从此永远不能破坏世界和平。1945年6月,美、苏、英、法四国《关于共同管制德国的联合声明》明确:将德国和柏林划分为四个占领区,分别占领,全面接管德国的权力。1945年7月,美、英、苏发表《波茨坦公告》:重申根除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严惩纳粹战犯;确定占领的双重目标,德国人必须为他们曾经犯下的“可怕罪行”赎罪;战胜国也愿意给德国人民机会,在民主和和平的基础上永久地重建他们的生活使德国不再成为战争的发源地。——摘编自陈晓律《世界现代化历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分裂的原因和影响。?参考答案(1)背景:强权政治理念和世界政策,成为纳粹党建立法西斯专政的理论来源;利用德国人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经济危机造成社会动荡的形势;通过宣传法西斯思想、制造各种暴力事件,削夺议会权力,纳粹党掌控国家政权;摆脱国际组织的监督和制约。(2)原因:从内因看,是德国法西斯专制统治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酿成的后果。从外因看,是美、英、苏等大国权力斗争的牺牲品;美、英、法和苏联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使德国形成两个不同的经济、政治实体。影响:从战胜的盟国看,摧毁极端民族主义的法西斯德国,清算德意志极端民族主义的反人类罪行,是正义之举;战胜国之间为了争霸欧洲而人为地分裂德国和德意志民族,是强权霸道之举,不利于世界和平;造成不可化解的诸多民族矛盾;阻碍德国发展。视角2:关于世界性大战的规律性思考知识点拨1.第二次世界大战留给世人的教训(1)要建立合理的国际秩序,以强凌弱、对战败国一味勒索,只会带来更大的冲突。(2)国际经济纠纷容易引发战争,在遇到世界性经济危机时,各国应该团结互助,共渡难关,切忌以邻为壑。(3)面对侵略势力的威胁,各国应该联合起来,奋起反抗。绥靖政策只能养虎为患,祸水他引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4)在战争威胁还没有消失之前,一个国家必须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加强抵御外敌的能力。(5)要增强维和性国际组织的权威,目前,要努力提高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2.相互依存的经济关系是抑制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因素战争是交战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双方调动一切经济力量想赢得战争,使得世界各国的生产因两次世界大战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特别是战后的经济在高科技的推动下重新起飞之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于是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之时,国际合作也成为必须之事。正是这种从至今最惨烈的战争中产生出来的对战争自身的否定力量,随着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而发展,并成功抑制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系列局部战争与冲突的扩大。今天,中国政府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接受。3.通过外交手段实行必要的妥协人类在付出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的巨大代价之后,开始学会了这种处理国际争端的古老而又全新的方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列强之间毫不妥协,最终促使大战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教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学会更加谨慎地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与危机。伴随着“冷战”的开始与结束,妥协越来越成为解决国际纠纷的常规手段。今天,妥协意味着任何国家都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意味着参加谈判的国家在捍卫自己核心利益的同时,必须承认和照顾谈判对手的合理利益,意味着谈判双方在各自所希望得到东西之间实现某种有取有予的平衡,意味着反对和抵制国际关系中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妥协是斗争结果的另一种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70多年来,妥协实例比比皆是,在国际关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602121068gr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