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一:研寻魏晋风度,品味性灵人格》名师单元教学设计(5课时).docx

《学习任务一:研寻魏晋风度,品味性灵人格》名师单元教学设计(5课时).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精编资源学而优·教有方

PAGE4/NUMPAGES4

《学习任务一:研寻魏晋风度,品味性灵人格》

名师单元教学设计

骈文发端于先秦、两汉,李斯的《谏逐客书》被誉为“骈体初祖”,《过秦论》《后汉书》都有辞赋化倾向。骈文形成于魏晋,成熟并盛行于南北朝,此后一直延续不衰。与上古散文相比,魏晋南北朝的散文逐渐从史学、经学中独立出来,摆脱了汉代散文大量引经据典的传统,敢于袒露作者的真情实感,带有强烈的个性特点。但骈文发展到后期,文坛上开始流行雕饰堆砌之风,即不注重文章内容,单纯追求藻饰,滥用典故,逐渐形成艳侈流弊,受到后世唐宋古文运动领袖的强烈批判。《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是晋代作品,尽管也带有重视“辞采”“文华”的特点,却并不堆砌、追求浮华,属于能得文辞之助而不为辞所累的佳作。

本学习任务旨在引导学生研习《陈情表》《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这三篇魏晋时期的经典散文,领悟敢于袒露真情实感、具有鲜明个性的魏晋风度,感受魏晋名士对自然、社会与人生的哲学思考,品味文章传情达意的表现手法与精妙传神的语言艺术。

课时安排:5课时。

设计意图

这一安排突破了本单元的选文顺序架构,依据作者的生活年代、语言风格与创作主张,创造性地重组了研学任务专题,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历史沿革,品味同一时代经典散文的共性与个性,触摸时代思潮镌刻在作家心灵上的烙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本单元的研习内容及任务要求。

2.诵读《陈情表》《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借助资料大致疏通文意。

3.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识记文化常识;了解“表”“序”“辞”以及“骈文”的文体特征;初步梳理《陈情表》《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这三篇文章的脉络层次,并记下阅读困惑与疑问。

教学重难点

明确《陈情表》《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这三篇作品的文体特征,初步领略魏晋名士的风采。

教学过程

导入

何为魏晋风度?风度是指人物言行所表现出来的仪表风范和态度。魏晋风度实际上是指魏晋名士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人生态度。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风度,魏晋时期的名士那种不同于流俗的言行就很有风度,如“竹林七贤”,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嵇康、阮籍。魏晋名士的风度可以概括为:崇尚自然、旷达傲世风神潇洒、超入玄心、天然风流。魏晋名士重情、伤情,生离死别、国家的前途、个人的遭遇,都是触发点。他们对情的表达,都极富于个性和人情味,常令后人缅怀不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魏晋名士的风采吧。

研讨活动:初读《陈情表》《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整体感知三篇文章的文体特征及内容,了解魏晋作家的风采

要求:(1)结合课后注解,了解“表”“序”“辞”的文体特征。完成表1。(2)诵读三篇课文,初步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及作者风采,完成表2。

设计意图

两张表格旨在落实本单元的第一个专题的学习任务:一是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二是让学生了解三篇魏晋时期的经典散文的不同的文体特征,整体感知三篇课文的内容,以便为后面的深入研习做好必要的铺垫与准备。

表1:文体特征

文体功用

“表”是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时陈情言事的一种实用性文体。“表”的主要作用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请求、希望等,可用来表达请劝、陈乞、进献、推荐、庆贺、慰安、辞解、陈谢。

有实用文特点,要求“序典籍所以作”,即对所序的文章或著作的缘起、内容、主旨等加以介绍或引申,有时也做些评价。除为文章、著作写序外,还有赠序,内容多述交游、道惜别、致愿望,或谆谆教海,以求有益于对方,如《送东阳马生序》。

源于《楚辞》,是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新体,以抒发情感、表达思想为主。

表达方式

将事理融于真情之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该文体的基本特征。此外,还有一种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常诚惶诚恐,顿首顿首”之类的话

主要为议论、记叙,有的也含抒情、描写。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以序文表达自己的情感思考,淡化了序文的实用功能。

有诗歌特性,以抒情、描写为主,兼用记叙、议论等。此外,“辞”在写作上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主要以画面的描绘和组接来传达感情,较少直接抒情,这就使文章更加耐人寻味。

句式特点

以四六句式为主,骈散结合,故又称“四六”文。骈文发端于先秦、两汉,李斯的《谏逐客书》被誉为“骈体初祖”,《过秦论》《后汉书》都有辞赋化倾向,形成于魏晋,成熟并盛行于南北朝。

以散句为主,间有骈句点染。句子字数参差不齐,较少四字句连用情况,文气舒缓悠长又时有紧凑整齐之处,节奏沉稳平缓。

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大体四句一节,两句一组:以六字句为主,间有长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rsky2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