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第37讲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ppt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第37讲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环节关键能力形成[材料解读]能力依托点1中国古代劳动工具及劳作方式的演变材料一在传统时代,所谓农业生产结构,其主要生产要素可归纳为四项:(1)耕地,(2)作物,(3)农具,(4)劳力。……中国的传统农业,无论从其现实的经济效益,还是潜在的发展可能,它自身不是不能转变,而是其自身转变的通道,受到来自政治、经济体制的阻扼,被堵塞以致堵死。……农业经济效果、历史效应,不只取决于它生产的内部环境,还要受制于它的外部环境的有利与否。对传统中国而言,后者更是致命性的障碍。——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汉朝民营手工业主要集中于盐铁业。唐朝以前,民营手工业主要以农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的形式进行。唐宋以后,除纺织品外,城乡所需的日常用具及用品也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江西景德镇的民窑达到二三百座,窑身比官窑大三四倍。明清时期,江南出现许多工商业市镇,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据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李龙潜《明清经济史》等整理[研读分析](1)材料一指出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结构的四大生产要素,阐释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经济效果和历史效应受到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方面的影响。(2)材料二中以第四个句号为界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阐述了汉朝至元朝民营手工业的经营范围、经营规模、经营技术等方面的变化;第二层阐述了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的主要表现。[探究运用](1)材料一中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分别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认识材料一中的观点?内部环境:自然环境(耕地)、技术和农具、农作物、劳动力。外部环境:国家政策。认识:我国农业经济在封建社会早期得到较快发展,但受到封建体制(社会环境)的阻碍,无法获得突破性发展。(2)根据材料二,说明汉朝至清朝民营手工业的发展趋势。发展趋势:涉及领域扩大,由盐铁业扩展至纺织业、制瓷业、矿冶业等;生产方式进步,由家庭和作坊式生产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手工业技术不断进步,如棉纺织技术的进步;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由家庭作坊式发展到手工工场;地位不断提高,由从属于官营手工业到超过官营手工业而居主导地位。归纳概括中国古代封建土地制度下的农业劳作方式(1)家庭式劳作方式①自耕农:拥有小块土地(私有制),以家庭为经济单位,耕织相结合的个体农户。②佃农:封建土地私有制经济下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以家庭为经济单位进行劳作。③“屯田客”:国家强制农民或士兵耕种国有土地,屯田之民免服兵役和徭役。(2)庄园式劳作方式[新题验证]中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鼓励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在古希腊罗马历史上,氏族部落解体之后,一家一户的家庭式劳作日渐普及。对此合理的解读是()A.小农经济成为东西方主流的生产方式B.东西方家庭生产模式的出现均源于生产力的进步C.亚历山大帝国的远征推广了以家庭为单位的模式D.男耕女织的分工构成东西方农业生产的最初形式B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的出现,是我国古代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西方“氏族部落解体”这一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故选B项;A、C、D三项说法均与题意不符,排除。[材料解读]能力依托点2工业革命与社会转型材料一1833年,英国皇家委员会经调查后,认为应进行大规模的公共空间建设,建议由私营业主来负责具体的建设工作,由政府给予必要的支持。据此,1835年,议会通过了“私人法令”,允许在任何一个大多数纳税人要求建公园的城镇建立公共园林;1838年要求在所有未来的圈地中,必须留出足够的开敞空间,“足够为当地居民的锻炼和娱乐之用”。1845年,柴郡切斯特市获得议会法令,建设公园与娱乐用地;1846年,曼彻斯特也获得此项权利。1859年,议会通过《娱乐地法》允许地方当局为建设公园而征收地方税。在全国上下形成共识的情况下,英国开始了公共造园运动。——摘编自陆伟芳《城市公共空间与大众健康——19世纪英国城市公园发展的启示》材料二民国时期,公园已成为城市比较普及的娱乐场所。民国政府通过公园向民众灌输现代观念与意识,使公园兼具了社会政治教育空间的功能。民国公园一般都有古典式的亭台、楼阁、荷池、花坞等,有的还辅以假山,保持了传统园林的格局。国民政府将南京原来的玄武湖公园改为“五洲公园”,湖上五个小洲分别被改名为亚、欧、美、澳、非五大洲。1925年建成的北京京兆公园建有世界园,题有“要有国家思想,须具世界眼光”,横批为“勿忘国耻”的对联;公园内还建有共和亭,书有“共和国之主权在民,共和国之元气在道德”。——摘编自陈蕴茜《论清末民国旅游娱乐

文档评论(0)

专业写手t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