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电影共同体美学的理论支撑、叙事伦理与
话语建构
作者:***
来源:《电影评介》2024年第08期
【摘要】电影共同體美学以共同体叙事为基础,采用共情叙事策略,以开放、包容的态
度面向世界,在与观众产生强烈共情的同时,构建了大众共识、审美共通的价值空间。在共同
体美学立场下,电影创作需要以开放、包容的思维为基础,利用必威体育精装版制作技术,继承、整合各
类电影美学理论,探寻受众审美、喜好等共通点,以融通性叙事话语,建立创作者与受众的共
同体,并在与观众对话、沟通等深刻的情感互动中,促进“自我”与“他我”实现共情共振。本文
通过对电影共同体美学的理论支撑和叙事伦理进行解读,建构合理的叙事话语,以不断增强我
国电影艺术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电影共同体美学;理论支撑;叙事伦理;话语建构
2018年11月,我国学者饶曙光与张卫、李彬等进行“再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的讨论过程
中,提出了“共同体美学”的概念。[1]随后,饶曙光结合我国电影产业、文化消费环境和国际交
流等现实,对电影共同体美学的基本思路进行论述,提出“共同体叙事”的文本设置、“共同利
益观”的产业思维以及立足“我者思维”的“他者思维”。[2]中国传统美学理论、西方文艺思想、
相关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理论为电影共同体美学的发展提供学理基础,大众多样化的审美偏好、
基于共同利益目标的电影产业为电影共同体美学建构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通过对电影共同
体美学的理论要素进行全面梳理和深度挖掘,在探寻共同体美学理论话语的同时,不仅有助于
观众产生更加强烈的、直观的情感共鸣,也为“电影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一、电影共同体美学的理论支撑
电影共同体美学是我国学者提出的“原生性理论”,既受观众观影心理、审美接受等理论影
响,也有心理学、社会学和电影学等理论支持,作为一种融合东西方审美理论的动态思想,其
思想内涵、理论外延也在实践应用中不断丰富和拓展。
(一)心理学理论支撑:共情理论与审美共通感
法国学者莫里斯梅洛·-庞蒂(MauriceMerleau-Ponty)认为:“电影不是被思考的,而是被
知觉的。”[3]电影的共同体美学是一种情感美学,是建立在电影被感知、吸引力等基础上的认
知振动和情绪唤醒。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会被影片的叙事内容、主题影响,从而产生“电影共
情”。“电影共情”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共情力。美国卡尔·罗杰斯(CarlRansom.Rogers)力倡
“共情”理论,为共同体美学理论建构提供心理学基础。[4]美国心理学家亚瑟·乔拉米卡利
(ArthurCiaramicoli)在《共情力》一书中,提出:“如果没有共情,我们就无法相互寻求支
持、鼓励、温存和爱。”[5]电影作品是唤醒大众共情的重要媒介,良好的故事内容、积极的故
事主题、细腻精彩的故事细节,加上共同观影的场景,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共情。我国导演张艺
谋在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现场提出:“好的作品能唤起所有人的共情力”[6]。电影作
品想走向国际,传播更多中国文化、中国情怀,彰显出强大影响力,需要从人类共通的情感出
发,唤醒大众的共情力;二是审美共通感。早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西塞罗
(MarcusTulliusCicero)就提出了“共通感”的概念,并对其内涵进行丰富、延伸;德国美学家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对“共通感”思想进行系统论述,并将其作为康德美学的核
心,提出“在鉴赏判断中所假定的不是别的,只是这样一种不借助于概念而在愉悦方面的普遍
同意。”[7]审美具有共通感,电影作品可通过传递现实存在并能够普遍传达的审美情感,进而
为构建“审美共同体”提供现实可能。
(二)社会学理论支撑:共同体理论与“情动”叙事
电影共同体美学以共同体思想为基础,通过发挥“情动”叙事优势,融合不同审美差异,凝
聚对美的共同认识,形成更丰富的修辞情境。一方面,共同体理论是共同体美学形成的理论基
础。作为社会学理论,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Tönnies)提出了“共同体”的概
念,认为:“共同体是建立在有关人员的本能的中意或者习惯制约的适应,或者与思想有关的
共同记忆之上的。”[8]共同体存在成就彼此的意义、功能,是更好满足个体需要的必然路径。
共同体在运行过程中,通常将成员和谐共处、组织稳健运行作为目标,将温馨、和善、相互信
任的美好体验作为追求,为不同类型的个体成员提供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