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教学课件.pptx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教学课件.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思维导图建构;知识点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2.西汉建立

(1)时间:公元_________。

(2)建立者:________________。

(3)都城:______(今西安)。;知识点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知识点三“文景之治”;3.表现

(1)丝织、漆器等手工业有较大发展。

(2)长安城初具规模,热闹繁华。

(3)西汉与匈奴的边境贸易更加频繁。

(4)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人民生活安定。历史上称之为

“__________”。;易错易混

汉高祖时期,把田租定为十五税一;文帝和景帝时期,把田租降到

三十税一,有的年份还下令免去田租。;重难解读

秦亡汉兴的原因是什么?对我们有何启示?

秦亡原因:由于统治者统治残暴,滥用民力,生产力遭到破坏,人

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汉兴原因:汉初统治者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轻徭薄

赋,发展生产,提倡节俭,出现了繁荣的治世局面。

启示:政府要重视民生,要以人为本,节俭戒奢,注意减轻农民负担。;课堂延伸

何谓“黄老”思想?

即流行于战国、汉初的道家黄老学派。其中“黄”是传说中的黄帝,

“老”是老子,因同尊为道家的创始人,故称“黄老”。黄老道家思想有选

择地吸收了法、儒、阴阳诸家的一些思想元素,主张“无为而治”、恩威

并施的政治思想,意在调和政治上的无为之道和建构政治秩序之间的紧

张局面。作为活跃于战国末年的一支思想流派,之所以受到汉初统治者

的青睐,成为汉初的统治意识形态,是由于它符合了自秦末汉初以来长

期战乱、经济凋敝、上下渴望安定的社会欲求。;1.某校学生在“听歌曲,学历史”主题学习活动中展示了一首歌曲的歌词:

“望华车,市井夺未央;尘沙起,鸿门巧对王;纳贤良,无畏得天下;

三章法,垓下定汉疆。”下列与歌词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有();2.以下示意图呈现了秦汉时期的部分历史,其中空白处应为();3.司马迁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记载,汉“天下初定……户口可得

而数者十二三”。然而,过了不到100年,各地区的人口已翻了一番、两

番,甚至更多。汉初人口增加主要得益于();5.下面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文景之治”的片段,与史实不相符

的是();6.(史料实证)《汉书》记载:“夫汉并二十四郡,十七诸侯,方输错

出,运行数千里不绝于道。”能够印证这一文献记载的文物是();7.右图所示的是汉墓出土陪葬陶制牛车,它的出

土反映了西汉初期();8.(历史解释)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进行态度和价值的

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9.秦与汉初服役者的起役年龄一般为15岁,至汉景帝时改为20岁,汉昭

帝时改为23岁。秦与汉初止役年龄一般为60岁,有爵者可提前到56岁;

汉昭帝以后则一律改为56岁止役。这一变化说明西汉前期();10.《资治通鉴》中记载:汉文帝即位时,有人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

还下令说:“朕不受献,其令四方勿来献。”汉文帝这一做法在当时

();11.(史料实证)《汉书·文帝纪》中记载:“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

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

铜、锡为饰。”在陕西西安江村大墓(文帝霸陵)的部分考古发掘中,

出土的大部分文物都是陶,还有陶器、铁器小件。这表明();12.《汉书·景帝纪》记载:“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

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

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材料说明();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

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

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

也。”

——司马迁《史记》;材料三他下令让部分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

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为稳定民心,鼓励民众致

力农业生产,汉高祖实施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

减免徭役及兵役。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儒家强调民心向背在治国平天下中的重要。这种思想出发

点是为了求得统治地位的稳固,但“得民心者得天下”确是古今中外屡试

不爽的真理。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材料二汉初与民休息之时,为汉文帝所重用的贾谊,提出民为一

切之本,为政以此为要为大,应当厚民、安民,切戒薄民、害民。

——摘编自施丁《贾谊的“民本”思想》;材料三汉兴七十余年

文档评论(0)

专注于方案的个性定制,修改,润色,PPT定制、设计,本人已有5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方案及设计功底,可接演讲稿,读后感,PPT定制等多方面工作,欢迎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