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考点一论证分析客观题
——突破高考第3题(解析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西方传统文艺的空间形式存在较大差异,显示出不同的文化品格。考察文化品性与情韵格调,不在
于比较文艺作品的质量优劣与风格高下,而是从文化特性与精神境界层面对中国传统文艺的空间形式进行
总体考察。
人生天地之间,除了希冀以诗意的方式栖居外,还充盈着探寻无限空间的冲动。作为有限的生命,人
经常试图实现对无限时空的超越。这种宏图大愿很多时候表现在文人高士如梦似幻的文艺佳构中,诗人艺
术家通过虚构的方式替代性地满足了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在艺术家的审美构想中,时空的距离可以
缩短或拉大,甚至可以将不同的时空加以并置、组接,改变时序以及空间的广延逻辑,或时序颠倒,或小
中纳大,或与天地同寿,或往来于异度空间,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在对空间的超越方面,中国古人显示
了非凡的思想智慧和理论勇气。一方面,古人通过想象拟构的方式,将人与天之间的空间距离拉近了。在
早期神话中,天与地之间是相通的,中间有柱子连接,地上的人可以通过天柱爬上天,与神往来,神也可
以沿着天柱下到人间。绝地天通以后,天地之间的联系中断了,只有少数人才有资格和本领上天入地。与
此同时,古人将宇宙天地想象成房舍,天似穹庐,覆盖在大地之上,就像屋宇笼罩着房基一样。为了寻求
进一步的稳靠性,古人还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将其对天地宇宙的认知想象拟构出来,如建筑、墓葬、礼器、
图绘、诗文等,形成了一个个与大宇宙相对应的“小宇宙”。这种想象天地的方式逐渐演变为后世叙事文
学的重要主题,在志怪、传奇、戏曲、小说中广泛存在。尤其是在《西游记》等明清神魔小说中,有关宇
宙天地空间的想象与超越无限时空的企望交缠在一起,构成了小说叙事的重要思想文化语境,同时也是推
进小说情节的强劲动力。另一方面,中国早期思想家以理论思辨的方式对空间进行反思和抽象,将其对空
间的理解和认识融入诸如宇宙论、道论、卦象论、阴阳五行学说等思想框架中。其中,老子和庄子的道论
空间观显示了突出的思想原创性与理论辐射力,对后世文学艺术特别是诗歌、绘画、园林等产生了深远影
响。
与西方探求究竟以达真知的空间观不同,中国古人更倾向于从人的现实需要出发认知宇宙天地空间。
两者都是为了在混沌中寻求秩序,但出发点与方式不同。西方是先向外探求,获得普遍的、永恒的、抽象
的“形式”,再以此为依据来制定社会秩序。中国古代则是先反问自身需要什么样的秩序,再向外寻找宇
宙天地的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的空间观是以人合天,中国古代则是以天合人。这使中国古人更愿
意以一种亲和的姿态探天问地,并且按照自己的居所及所熟悉的地上秩序想象拟构原本神秘莫测的宇宙天
地。地上有王都与方国,天上也有中央与四宫。除了天上,还有地下,其空间秩序也按照地上的政治体制
进行想象和建构。这种空间观也成为古代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并渗透到文学艺术的形式肌理之中。例如,
人物画、山水画中的主从关系布局,礼制建筑的整体安排,重要礼仪中人的身体动作、朝向与位置,以及
器物的摆放等,均要考虑主次、尊卑、贵贱等伦理关系。不仅如此,这种伦理空间观还弥漫在小说的空间
叙事中。比如,《西游记》除了表现天地神怪为取经与阻碍取经而展开的争斗外,还透露了神佛、凡人、妖
魔必须共同恪守的分位意识,任何想脱离自己的本位者,都将受到严厉惩罚。
中国古代不仅注重可以闻见触知的空间之“实”,同时对无形的、不可见的“虚空”也非常重视。但
这里的“虚空”并非绝对意义上“空无”。依照中国早期的宇宙论、道论与易学思想,“虚空”中充盈着
天地之元气,是一个生气流布的大生命场,其间蕴含着周流不止、变动不居因而也用之不竭的勃勃生机。
这种凌空蹈虚的特性集中体现在诗歌、绘画、书法、戏曲、小说、园林等的空间形式中,尤其以山水画最
为突出。在中国古代绘画中,“虚”与“实”相互生发,没有“虚”,“实”会变成僵死的躯壳;没有“实”,
“虚”无所依附,无法呈现,就成了无意义的抽象概念。在艺术中,“实”是已然显露的形迹,“虚”是
未现形的生气、动势、潜能等。王夫之说:“有形发未形,无形君有形。”(《船山全书》)“有形”即实
的、可见的部分,“未形”是虚的、不可见的部分。通过可见的“有形”引发不可见的“未形”部分,是
传统文艺空间形式的辩证法。
(摘编自詹冬华《传统文艺空间形式的文化品格》)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礼记中庸》有言: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01 筛选与整合信息(练习)(解析版).pdf
-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02 论证分析客观题(练习)(解析版).docx
-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02 论证分析客观题(练习).docx
-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03 论证分析主观题(讲义)(解析版).pdf
-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04 概括分析与探究迁移(练习)(解析版).docx
-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04 概括分析与探究迁移(练习)(解析版).pdf
-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04 概括分析与探究迁移(练习).docx
-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04 概括分析与探究迁移(练习).pdf
-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05 小说内容理解和分析客观题(练习) (解析版).docx
-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05 小说内容理解和分析客观题(练习) .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