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史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隋唐史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隋唐史;一、隋唐政权更替

(一)隋朝的建立与灭亡

581年,北周外戚(指皇太后、皇后、皇妃的亲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隋,年号开皇,定都长安。杨坚即隋文帝。589年,隋文帝派杨广率军攻入建康灭陈,统一南北。

隋炀帝暴政,使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加之天灾严重,民不聊生。611年百姓被迫发动起义,最主要的是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在农民军的打击下,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二)唐朝建立及灭亡

隋末农民起义勃兴之际,贵族李渊父子于晋阳起兵,势力迅速发展。618年李渊称帝,即唐高祖,国号唐,定都长安。

玄武门政变(打破传统的宗法继承关系):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由当时的秦王、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在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城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结果李世民杀死了当时的皇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得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较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史称“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之治”或“开元盛世”。

唐朝灭亡:907年,由于755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唐末农民战争等原因,唐朝灭亡。;二、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三省六部制

1.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2.隋朝确立三省六部制

3.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1)目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2)三省职责

中书省掌管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政令,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具体执行。吏部掌管官吏考核、任免、升降、调动,位列六部之首;户部掌土地、户籍、赋税、财政等,最为富有;礼部掌礼仪、祭享、贡举等,最为清贫;兵部掌兵籍、军械、军令和武官任免;刑部掌法律、刑狱;工部掌工程营建、工匠管理、农田水利、交通建设等,多与杂流交道,为士大夫所轻视。后人又将户、吏、刑、兵、礼、工六部用富、贵、威、武、贫、贱六字来形容。;(4)发展

政事堂—集体议事

唐初,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事的地方,唐玄宗时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集体宰相—分割相权

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相权实际有所分散。

(5)特点

相权三分,分工明确,彼此制约,将皇帝纳入行政程序之中。

(6)三省六部制的作用

第一,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第二,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长官的品级又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在秦汉,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每当皇帝无能,丞相就可能专权。三省六部制的设立,三分相权,有利于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强了皇权;同时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第三,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它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此后,历朝基本上沿用这种制度;二、监察制度

1.监察百官

隋代时,中央的监察机构仍为御史台,改长官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唐代发展了隋代的监察制度,使监察机构更趋完备。唐朝中央仍设御史台定期到京都各监狱视察执法情况。御史台的职权是“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唐代进一步扩大了监察机构和御史的权力。御史台享有一部分司法权,有权监督大理寺和刑部的司法审判案件。

评价:唐代行政监督在制度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监察范围广泛,监察内容具体,监察方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但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必然是有限的。封建监察机制只能是皇帝驾驭大臣的工具,皇帝的素质和态度以及皇帝是否能真正控制政权是监察工作能否有效进行的前提。在中国古代监察官员乃至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仍旧司空见惯。

2.监察皇帝

谏官制:即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的制度。

谏官的设置,秦汉时已有,魏晋南北朝时有较大发展。至唐代趋于完备。中央朝廷实行三省制,其中门下省的主要职责是匡正政治上的得失,以谏诤为任。;太宗得鹞,绝俊异,私自臂之。望见郑公(魏征)魏徵,乃藏于怀。公知之,遂前白事,因语古帝王逸豫,微以讽谏。语久,帝惜鹞且死,而素严敬征,欲尽其言。征语不时尽,鹞死怀中。

—摘自《隋唐嘉话》;(三)科举制

1.背景: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下去;社会经济发展,门阀士族衰落,庶族地主力量壮大;打破门阀政治上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

2.含义: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拨官员的制度

3.历程:隋朝创立(炀帝设立进士科为标志);唐代完善(太宗时,扩充国学规模,扩进学舍,增加学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中小学教学,教案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