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25届高三10月适应性月考(三)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5届高三10月适应性月考(三)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巴蜀中学2025届高三10月适应性月考(三)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仰韶文化时期,黄河中游的彩陶风格影响所及,东到辽西和山东,南到江汉平原。而具有江浙地区崧泽

文化特点的陶器群也广泛出现在北至山东,西抵洞庭湖平岸的广大地带。长江中游大溪文化风格的彩陶

和刻纹白陶,出现在岭南直至珠江三角洲地带。”)这反映了此时期的中国

A.形成多元一体发展趋势B.区域间的交往联系扩大

C.中原地区主导文化发展D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

2.主流观点认为,中国古代自秦始皇消灭东方省诸侯国的公元前221年起,就完成了统一。后来有研究者

提出,中国的统一在春秋战国就已孕育,秦的统一主要是制度层面的统一,西汉建立后,才将统一逐渐

推进到社会文化的深层,即价值观的统一。据此可知,关于中国古代统一的认识

A.主流观点已经过时不再可信

B.后期学者的研究更严谨和权

C.因标准不同而无法得出病儿

D.随着研究视角拓展丽趋于全面

3.魏晋南北朝,世家豪族占有大量的依附人口,这些人口不在政府注册,不对国家负担租税赋役义务。世

家豪族还通过“竞招游食”等手段来千方百计地扩大人口,为了逃避租税赋役,“流民多庇大姓以为客”,成

为豪强大族“私附”的“藏户”。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

A.统一安定依然任重道远

B.政治腐败加剧社会无序

C.世家豪族主导社会救济

D.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4.北魏时期的飞天,西域风格是主流,但具体形象上已流露出中原之风;西魏的飞天洞窟,窟顶绘制的

道教诸神、伏羲、女娲等传说中的人和神,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天地宇宙观念;唐代飞天变化无穷,画

法较前代有很大的改变:由浪漫夸张步入现实,由天宫仙人转变为宫娥舞伎。北朝至唐飞天的变化说明

A文化的世俗化趋势成为主流B.华夷之别的界限已消除

C.民族交流推动文化多元创新D.中原文化胡化现象严重

历史·第1页(共6页)

5.宋代《萍州可谈》记载:“本朝富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

下捉婿‟。”南宋学者叶绍翁指出当时“男女婚嫁必择富民,以利其奁聘(嫁妆)之多”的现象。《宋会要》

也记载:“近岁士庶之家侈靡相尚,居第服玩,僭拟公侯。”这些现象反映了宋代

A.商业发展瓦解传统伦理B.经济发展冲击传统秩序

C.科举制度更趋公平完善D.程朱理学无法补救时弊

6.明朝后期,传统的“天圆地方”说受到冲击。时人张竞元用中国古代浑天说中的“地如卵黄”作为过渡,接

受了“地圆说”;方中履编《古今释疑·天地之形》时,公开抛弃“天圆地方”说,并引用利玛窦《坤舆万

国全图》中“地与海,本是圆形,而合为一球”的观点,承认“地如瓜焉”的地圆说,但又用《黄帝素问》

《周髀算经》等固有资源来支撑“地圆说”,认为“中国之说本明,至利玛窦入而始畅”。这反映了明朝后

A.统治者放松对思想文化的控制B.西学传播动摇正统思想

C.政府对外政策发生根本性转变D.士人尝试调和中西之学

7.义和团初起,特别是运动转入高潮时,时论是一片骂“匪”嗷大剿”,声。但经过庚子之殇的惨痛的教训,

“国人之迷梦己有渐醒之兆”。1901年《开智录》发表著名专文《义和团有功于中国说》,指出“义和团

之崛起”“出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舆论对实力团运动评价的变化

A.表达了对义和团运动的支持肯定B.体现了清朝政府统治秩序的混乱

C.认识到义和团运动的阶级局限性

文档评论(0)

藏珠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付费阅读后,再购买,只需补差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