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语文古诗文学案(5):《梦游天姥吟留别》(附练习+答案).docx

2024年高中语文古诗文学案(5):《梦游天姥吟留别》(附练习+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文解读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原文】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大意】航海的人谈起瀛洲,(大海)烟波渺茫,(瀛洲)实在难以找到。越地的人说起天姥山,在云雾忽明忽暗间有时可以看见。天姥山高耸入云,遮住了天空,山势高过五岳,遮掩了赤城山。

【解读】诗人以整齐的对句写出两个虚实相映的形象,以仙山的虚幻难觅反衬天姥山的实际存在,表现出诗人对名山胜境的向往,写得富有神奇色彩,引人入胜。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天姥山拔地参天、横空出世的雄伟形势。“横”“拔”“掩”三个动词不仅写出了天姥山的外形,还写出了强烈的气势和动态感。

【原文】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大意】天台山有四万八千丈高,对着(天姥)这座山,(天台山)就好像要拜倒在它的东南面一样。

【解读】诗人用夸张、拟人的手法,从侧面描绘出天姥山的高峻气势。

【原文】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大意】我听了越人的话,想要梦游吴越之地,一夜之间飞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镜湖上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伴随我到了剡溪。谢灵运住的地方如今还在,清澈的湖水荡漾,猿猴啼声凄清。

【解读】“我欲”一句承上启下,由现实转入梦境。着一“飞”字,形容历程之快,显示诗人游山之心切。谢灵运喜欢游山访胜,诗人对其仰慕不已。

【原文】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大意】我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在半山腰看到从海上升起的太阳,从空中传来天鸡报晓的叫声。无数山岩重叠,道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迷恋着花,倚靠着石头,不觉天色很快就暗了下来。熊在咆哮,龙在长鸣,声音震荡着岩石和泉水,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

【解读】梦登天姥山的情景。此处提及谢公宿处和谢公屐,增添了景观的人文气息。

诗人只用“千岩”“迷花”二句,就精练概括出白天的游程、旦暮景色变化之大。诗人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夜幕降临后的可怕景象。

【原文】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大意】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烟雾。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像要崩塌似的。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洞中)天空广阔无际,看不到尽头,日月照耀着金银筑成的楼台。

【解读】景象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形成统一的氛围。接连四个四言短句,加快节奏,渲染气氛。诗人把幻想推向高峰,用瑰丽的色彩描绘神仙世界。

【原文】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大意】用彩虹做衣裳,将风作为马来乘,云中的神仙们纷纷下来。老虎弹奏着瑟,鸾鸟拉车回转,仙人们成群结队密如麻。我忽然魂魄惊动,猛然惊醒,不禁长声叹息。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消失了。

【解读】梦游的高潮。辉煌灿烂、气象万千的仙山盛会,展现出诗人非凡的想象力。梦醒后,诗人惊醒回到了现实,不禁长叹,接下来就是抒情言志。诗人将这段由梦到醒的经历写得色彩缤纷却层次井然,迷离恍惚而跌宕多姿。

【原文】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大意】人世间的欢乐也像梦中的幻境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之水一去不复返。告别诸位朋友远行啊,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等到要走的时候就骑上它去探访名山。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使我不能有舒心畅意的笑颜?

【解读】诗人在梦醒后感慨人世间的欢乐如梦境般虚幻,这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流露出消极情绪。诗末展开议论,抒发心中不平,也扣住“留别”二字。诗人拟骑白鹿,访名山以寻求梦中境界,避开污浊世界,蔑视权贵,傲骨自珍。

作家作品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二十五岁时出蜀漫游,希望能实现远大的政治理想。天宝元年,应召赴京,供奉翰林,天宝三载被赐金放还。继续漫游,结识杜甫、高适等。安史之乱爆发,受邀参加永王李璘的部队,李璘败,李白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中途遇赦。后客死于当涂(今属安徽)。李白性格豪迈,渴望建功立业,傲视权贵,同情人民,关心政局,是古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对当时及后代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有《李太白集》。

主题思想

此诗通过写梦游天姥山,表现对名山仙境的向往,显示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也反映了诗人政治上失意的悲哀,流露出人生若梦的虚无思想。

思维导图

?

文化常识

歌行体

“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38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一线资深高中语文教师,十二年教学经验,语文教学组长,研究并擅长高中语文阅读和作文教学。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