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65.020.30CCSB47
DB53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3/T1297—2024
桑蚕原原母种继代与原原种繁育技术规程
2024-08-14发布2024-11-14实施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T129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标准化委员会(YNTC0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美誉蚕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继芬、廖鹏飞、董占鹏、杨文、杨海、罗顺高、李刚、刘建波、罗智明、李涛、范永慧、白兴荣、高建华、黎永谋、骆红莲、邓欢、王永生。
工
1
DB53/T1297—2024
桑蚕原原母种继代与原原种繁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桑蚕原原母种继代与原原种繁育技术的繁育流程、繁育要求、催青与卵圈选择、收蚁和收蚁量、饲育与选择、上蔟采茧、种茧选择、交配与制种及微粒子病检疫等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桑蚕原原母种继代与原原种繁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78桑蚕原种检验规程
NY/T1093桑蚕一代杂交种繁育技术规程NY/T1492桑蚕原种繁育技术规程
DB53/T494桑蚕雄蚕一代杂交种繁育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原原母种Originalmotherspecies
用于生产原原种和品种继代的蚕种称为原原母种。
3.2
继代Successionofgeneration
通过饲育、保护、繁殖,进行连续多世代保育。
3.3
蛾区育Batchrearing
以一只雌蛾所产的蚕卵为一个群体,计量单位为蛾或蛾区,以蛾区为单位,将孵化的蚁蚕作为一个饲育区进行饲育,称为蛾区育。
3.4
蛾区混合育Multiplebatchrearing
将同一品种(系)、同一批次同日孵化的的蚁蚕混合为一个饲育区的饲育方式。
3.5
异蛾区交配Interbatchmating
同一品种或同一品系的两个不同蛾区的雌雄蛾进行的交配。
3.6
种性保持Specificpropertyremain
保持优良品种经济及生物学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2
DB53/T1297—2024
4繁育流程
4.1原原母种继代
原原母种继代繁育技术流程见图1。
图1原原母种继代繁育技术流程图
4.2原原种
原原种繁育技术流程见图2。
3
DB53/T1297—2024
5繁育要求
5.1饲育方式
化
化
方标图2原原种繁育技术流程图
方标
5.1.1每个品系饲育区24个区的,采用蛾区育。
5.1.2每个品系饲育区≤24个区的采用蛾区混合育,每两蛾蚁量为一个饲育区。
5.1.3每个品系饲育量不少于20个饲育区,制种前不并区。
5.2种性保持
5.2.1饲育季节
饲育季节符合以下要求:
a)春用品种应在春季繁育继代,在秋季只繁育原原种,不继代;
b)夏秋用品种宜在夏秋季繁育继代,在春季可繁育原原种。
5.2.2饲育条件
同品系不同蛾区之间,在饲料、温度、湿度、光线,以及各种技术处理等应尽可能一致。
5.2.3防混措施
按以下措施防混:
a)养蚕制种用具按饲育区严格分开使用;
b)同一饲育期不同品系应在不同区域饲育;
c)已饲喂蚕座的桑叶,不应退回桑箩或饲喂其它饲育区;
d)淘汰不符合品种性状的卵、蚕、茧、蛹、蛾;
4
DB53/T1297—2024
e)应指定专人专区负责繁育,若受生产条件限制,同一繁育员可参与多区域工作,但不应该造成蚕(蛾)混杂。
5.2.4留种要求
按以下要求留种:
a)原原母种继代留种蛾区的病蚕率、蔟死率、结茧率、健蛹率和普茧率在平均成绩以上,全茧量应控制在平均值±0.05g,茧层率应控制在平均值±1%;
b)原原母种区内留种个体茧层量应控制在蛾区平均值±0.10g,茧层率应控制在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54_T 0415-2024 藏式传统陶器制作工艺.docx
- DB53_T 1303-2024 雪茄烟叶农业堆积发酵技术规程.docx
- DB35_T 2206-2024 水产养殖尾水采样技术规程.docx
- DB5117_T 75-2024 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docx
- DB53_T 1289-2024 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安全规范.docx
- DB53_T 1310.4-2024 洱海流域河湖底泥处理技术规程 第4部分:好氧发酵技术要求.docx
- DB53_T 1301-2024 烟草花粉收集与贮藏技术规程.docx
- DB53_T 1311-2024 火箭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值守规范.docx
- DB53_T 1305-2024 加热卷烟烟叶原料 烘烤工艺技术规程.docx
- DB35_T 2201-2024 菌草制作食用菌培养料技术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