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二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一二易错提醒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易误点(1)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2)清朝缠足陋俗最盛,但清政府并不支持缠足,还多次下令废止缠足。一二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探究点随堂训练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史料实证甲:摘编自董天野等根据巴金小说《家》绘制的同名连环漫画中的一组画面。画面中的故事发生在1919年前后,主人公是封建大家庭高府的三公子觉慧和丫鬟鸣凤。探究点随堂训练乙:摘编自1919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订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结论:①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新旧交织,保守和进步共存。②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互动探究(1)根据史料,概括指出兴趣小组得出结论①的依据(举一例说明即可)。(2)根据史料乙并结合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现状,对结论②加以阐述。探究点随堂训练提示(1)应结合具体事实进行概括归纳,准确说明事实与结论①的关系,举一例说明即可。如:觉慧反对鸣凤叫自己少爷,希望娶鸣凤为妻等事实,反映出当时出现了自由平等的新思想,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李欣淑的父母包办其婚姻等事实,说明当时封建礼教根深蒂固,反映出人们的守旧和社会的保守。探究点随堂训练(2)李欣淑接受新式教育、反对包办婚姻及与封建家庭的斗争等行为是20世纪初中国女性解放的缩影。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反封建斗争和社会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让更多妇女可以走出家庭并实现经济独立;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新观念、新思想,促进了女性解放;文化上,新式教育的发展,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民主、科学的弘扬,为女性解放提供了思想动力。上述史实表明,反对专制制度,追求民主、自由和进步成为时代主题,这一切为女性解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前提条件。探究点随堂训练历史解释(1)变化原因:①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近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同时,其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传入中国,影响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②政府政策的影响。中华民国、新中国各进步政府都在不同程度上推行了各种改革,促使中国社会生活的进一步变化。③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也促进了近代社会生活的演变。④近代先进中国人的努力。一些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吸收国外的生活方式,引领时代潮流。(2)特征:①旧与新、中与西的冲突、融合,构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复杂多样的景象,且社会生活的变化地域之间严重不均衡。②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与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密切相关,随着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深。③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经历了由闭关自守向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一统天下向近代化、现代化的趋进。探究点随堂训练图解识记近现代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化探究点随堂训练典例剖析例题1903年,《大公报》刊文称:“江南之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也。乃今年乡试而伊等又复假装辫发,依然入场考试。然伊等称自由讲民权者,实不敌其功名心也。”这表明()A.科举制度仍有较强的生命力B.新式教育与科举已融为一体C.发式成为区别新旧学的标志D.旧制度制约社会观念的变革题目立意本题要求从材料中提供的现象着手,得出合理的认识,旨在考查论从史出的基本能力。探究点随堂训练解题指导科举考试中“假装辫发”现象的出现,表明许多知识分子仍没有从根本上冲破旧的观念和习俗的束缚,这从本质上反映出旧制度在制约着社会观念的变革。故选D项。答案D探究点随堂训练1.辛亥革命时期具有反清革命色彩的习俗改良是()A.断发易服 B.婚丧仪式简化C.穿着洋装 D.白话文风行解析辛亥革命时期断发易服具有了革命色彩,故A项正确;婚丧仪式的简化没有反清革命色彩,故B项错误;穿着洋装不具有反清革命色彩,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时期白话文并没有盛行,故D项错误。答案A2.沈阳的锦绣春、海天春“专办英法大菜,各种点心、洋烟、洋酒一概发售”。上述现象在东北地区出现应始于()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中日战争后 D.辛亥革命后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营口被开辟为通商口岸,这使东北地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精品课件 单元整合 第一单元.ppt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精品课件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ppt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精品课件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ppt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精品课件 第5课 开辟新航路.ppt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精品课件 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ppt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精品课件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ppt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精品课件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ppt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精品课件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ppt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精品课件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ppt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精品课件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