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科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作业设计方案.pdf

初中数学学科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作业设计方案.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数学学科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作业设计

一、学情分析

1.知识掌握上:七年级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阶段,由形思维向抽象思

维转变。接受能力强,正是学习的好阶段。

2.知识储备上:学生学习了频率副词和各种活动,对业余时间活动有

一定的认识,这对学习本单元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3.生理上:七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极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

到老师的表扬。在教学中我运用身边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

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给他们创造条件和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

参与到课堂中来。

二、单元解读

本章节是相交线与平行线,本章内容包括是三个方面,一是研

究平面上两条直线间的位置关系:相交和平行;二是研究图形的平

移及其性质;三是命题与说理。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图形的平移是研

究图形关系的手段之一,将图形的平移安排到本章,既考虑到它和

平行线密切相关,又考虑到使学生及早树立“变化”的意识。了解

命题,学会说理,则是我们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基本目的之一。推理

是教学基本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说理则是推理能力的一个

重要发展阶段。本章的知识内容和思想方法,对发展学生的推理能

力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三、作业设计

(1)第一课时(7.1《命题》)

设计意图:

1、体现基础知识的掌握为核心,基本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发

展为目标。

2、体现数学思想的运用,基本方法的运用。

3、关注差异,体现分层。能力发展的考查要有一定的梯度,能

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分数,有一定的区分

度。

4、关注生活,体现应用。让学生切实感受数学与生活密不可

分,解决好实际问题是最终目标。

基础性作业

1.下列各语句中,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是命题的,请

你先将它改写为“如果……那么……”的形式,再指出命题的条件

和结论.

(1)正方形的对边相等.

(2)连接A,B两点.

(3)相等的两个角是锐角.

(4)延长线段AB到点C,使AC=2AB

(5)同角的补角相等.

(6)-4大于-2吗?

综合性作业

2.对“如果∠1和∠2都是∠α的余角,那么∠1=∠2”的说

理过程,在括号内填上依据.

理由:因为∠1+∠α=90°(已知),

所以∠1=90°-∠α(等式的性质).

因为∠1+∠α=90°()

所以∠2=90°-∠α()

所以∠1=∠2()

参考答案1.(1)(3)(5)是命题,它们可分别改写为:如果两边为

正方形的对边,那么这两边相等。”“如果两角相等,那么这两角

是锐角.”“如果两角是同一角的补角,那么这两角相等.”其中如

果““”是条件,那么“(8)”是结论.(2)(4)(6)不是

2.已知,等式的性质,等量代换

(2)第二课时(7.2《相交线》)

设计意图:

本节课主要是在知道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之后,研究两条

直线相交以及两条直线同第三条直线相交的情况;研究两条直线垂直

以及过一点作已知直线垂线的有关问题教学中,应当以引导学生观察

与画图操作等活动为主

1.学生认识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主要依赖于自己的观

察、想象和具体画图。教学中应充分展开这个过程

2.对于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主要研究对顶角之间的关系,为此,

可按“一起探究”设计的问题和活动过程来展开:先是在一条直线我

绕交点的旋转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变”与“不变”--角的

形状在发生变化但对顶角总保持相等;然后,让学生通过测量或折叠

的方法来验证;最后,再引导学生用说理的方法来证明.这样的过程,

一是能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二是让学生体会到操作验证也是发现

规律的重要途径,三是认识到说理是图形与几何学习中确认命题为

真命题的基本方法.这样的过程,也是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

力,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3.对于两条直线都与另一条直线相交的情况主要是引导学生从

“位置”的角度,识别出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在“观察与思

考”中,应抓住“位置”的

文档评论(0)

139****8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硕士生导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