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学》教学大纲.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络传播学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情况】

一、课程代码:010122

二、课程类别及性质:

1.网络传播学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新闻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新闻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

础课或专业课,是我院文学与新闻系新闻专业的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为适应学院培养“宽口径”、

“厚基础”、“重能力”的新闻专业人才而开设的一门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2.开设、教课时间及学分:第三年级开设,本课程学习一学期。总时数为36课时(周2课时,18周)。

每学期2学分。

3.先修课程:传播学概论。

4.课程教材:《网络传播学概论》.匡文波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4.开设系(部):文学与新闻系。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网络传播学认识该课程的学科性质及其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初步掌握现代网络传

播学的特点,基础理论,传播模式等,并将有关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网络传播活动中,分析网络传者、受

众的点面关系,行为模式,基本规律等问题。通过学习,从多元视角探索网络传者和受众关系的变化,掌

握网络议程设置,推广模式,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闻业对现代人素质的全面要求,同时还应努力实践网络

内容传播,提高实际网络传播活动的能力和效率。

【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课时分配】

第一章网络传播学的发展(4课时)

第一节网络传播学的基本问题:介绍当前的信息技术发展和信息传播手段,了解互联网的发展,介

绍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和相关学科(理解)。

第二节网络传播给传播学理论带来的冲击:介绍网络传播的模式和其对传统理论的挑战(理解),

网络中的“议程设置”(难点,重点讲述),网络传播的界限,面临的新问题和其对新闻价值实现的影响

(理解)。

第三节网络传播给传媒业带来的冲击:了解网络传播对现有传播格局和舆论调控的作用,介绍网络

媒体的发展对社会控制的影响(理解)。

第四节纸质媒介还有明天吗:介绍目前的主要观点(理解),讨论纸质媒介是否会消亡。

第二章网络传播的特点及管理(4课时)

第一节网络传播的优势:从其传播速度,信息量,成本,互动性等方面介绍网络传播的优势(掌握)。

第二节网络传播中存在的问题:介绍目前信息安全的严峻形势,网络犯罪和侵权,分析网瘾症及其

影响(理解)。

第三节正确看待网络传播的双刃性:介绍互联网对社的推动作用,正确认知互联网所出现的问题(理

解)。

第四节网络传播的管理:介绍互联网监管难点,了解政府控制和法制管理手段,说明网络中的道德

伦理约束和技术管理方法(掌握)。

第五节发达国家对互联网的管理:介绍西方国家互联网方面的立法,讲解发达国家的技术监督手段

和举报机制,介绍发达国家的政府指导方式和行业自律(理解)。

第六节我国网络媒体管理方式的创新:讲解我国网络媒体的管理现状及问题,介绍我国网络媒体的

变革思路和原则(掌握)。

第三章网络传播的类型(2课时)

第一节网络人际传播:了解网络人际传播的主要方式,电子邮件,网上聊天。介绍如何正确对待网

恋(理解)。

第二节网络群体传播与网络组织传播:分析BBS如何进行网络群体传播,介绍网上同学录,分析正

式组织的组织内,外的网络传播(理解)。

第三节网络中的大众传播:介绍网络大众传播的四个阶段(掌握)。

第四节Web2.0:介绍Web的历史和特性,分析Web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理解)。

第五节博客:说明博客的定义(掌握),介绍博客的种类和特点(理解),重点分析博客先进存在

的问题和对新闻传播的影响(重点,难点讲述)。

第四章网络传播中的受众——网民研究(2课时)

第一节网络时代的受众理论:解释受众、网络受众和网民之间的关系,阐释网络传播的双向互动性

和受众接近权的突破(理解),介绍“反沉默螺旋理论”,应详细讲解其产生原因和带来的影响(难点讲

述)。

第二节网民由精英走向大众化:分析网民增长原因,解释“扩散S曲线理论”与中国特有的“2000

万现象”,介绍网络精英何以大众化(理解)。

第三节网民心理特征分析:介绍网民的五种类型差异,分析由五种类型差异所带来的七种不同的网

文档评论(0)

147****64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博士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