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老年法律法规与标准》
学习单元十二境外老年法律法规;模块四欧洲国家老年法律法规
;
单元导读
日本:热捧“一碗汤距离”小区
在精神赡养老人方面,日本有套独特的办法。许多日本老人选择与子女住在一起,因为日本有一种社会习俗,即只有父母与已婚孩子共同生活才被认为是正常的、能给人以安宁的生活形态。即使老人与子女分开居住,为保证子女“常回家看看”,日本提倡“一碗汤距离”原则,即父母和孩子两家之间的最佳距离是“煲好一碗汤送过去刚好不凉”。;日本是一个较典型的“男子中心主义”社会,妇女一直是赡养照顾老人的重要力量。但在上世纪70年代,在工业化和都市化的迅猛冲击下,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了家门,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家庭的“空巢”现象十分严重。于是,伦理学家提出了“一碗汤距离”的概念,即子女与老人居住距离不要太远,以送过去一碗汤不会凉为标准。这样,子女既有自己的世界,又能够方便照顾长辈。
后来,有人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最近为一碗汤距离,最远为一炷香时间”。正是由于子女与老人分开居住的距离不远,从而保障了子女能够“常回家看看”。如今,这一口号还被运用到楼市设计中,将适于年轻人居住的户型和适于老年人居住的户型结合到一个小区内,从而使“一碗汤距离”的小区成为人们居住的最佳地点。
;学习目标;
学习情境:
相传,古代日本,由于生活贫困,口粮有限,一些老百姓中便有“六十一过,糟蹋粮食货”的说法。在民间传说中,某些地方年过六十的老人会被儿子背到山里扔掉,时间长了,这座山便成了“弃老山”。1956年,日本作家深泽七郎还以“弃老山”为原型,创作了风俗小说《楢山小调考》,这部小说改编的影片,获得了1983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养老问题,首先是一个财富问题。在任何一个物质贫困的社会,养老问题都会变得异常困难。在漫长的时间内,日本社会对老人的奉养,更多地取决于家人心中“孝道”的多寡。至于社会保障,直到战前都处于零星状态,只有诸如军人等一些特定群体才能享受。
然而,传统的人伦,终究敌不过工业化浪潮带来的生活模式的变化。1953年,日本著名导演小津安二郎创作的经典影片《东京物语》,便描述了一幅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图景:一对老年夫妇前往东京看望儿女,大儿子太忙,没时间照顾他们,女儿十分吝啬,生怕为父母花一分钱,两人来回踢皮球,推卸责任。在品尽了世态炎凉后,老夫妇返程回家,母亲很快因病去世,老父亲孤独地坐在家中,感叹着“一个人度过一天,像是特别漫长”。
;情境分析:
在古代经济落后的情况下,老年人作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难以凭自己的力量抵御生存风险的冲击。由于物质贫乏,很多老年人在丧失劳动力后被遗弃荒山。随着日本工业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子女们忙于各种社会活动,很少陪伴老人,出现很多“空巢”的现象,亟需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改善老年人的生存状况。;(一)涉老法律法规
为了适应人口结构的变化,日本政府对旧的养老保险制度做了重大调整,从而有效缓解了由于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压力,日本和中国同属于亚洲国家,其生活习惯、生理特点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都有相似之处,而且两个国家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相信日本的一些养老方面的经验会给我们提供一些有效的借鉴。;《国民年金法》;《老人福利法》是日本政府在老龄社会到来之前颁布的一部老人福利大法,被日本各界称为“老人宪章”。1963年7月《老人福利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日本老人福利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老人保健法》;3;;(三)养老护理分级;目前我国对养老服务对象的分级是一个相对比较笼统的概念,“失能”、“半失能”、“失智”的分级并不能清晰地进行划分,而这种划分的结果就是对一个群体中的老人统一的照护标准,而并没有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给予细分。这项工作也许应该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此,你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呢?;公共养老保障制度;涉老法律法规;(二)其他政策;(二)其他政策;
情境反馈:
同中国老人一样,对于受东方文化熏陶的日本老人来说,能够“死在自家的榻榻米上”才算是比较像样的晚年。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祖孙几代生活在一起的传统大家族逐渐解体,年轻人们摇摆在“事业”与“孝道”之间,《东京物语》中那种冷漠的家庭关系并不鲜见,这难免让老人产生幻灭感。根据60年代的一项统计,60岁以上的老人,近四成不知如何打发余生,60%以上的老人靠看电视消磨时光。;为此,1963年,日本又颁布实施了第一部关于高龄者福利的专门法——《老年人福利法》。该法着重推行养老的社会化,例如成立“老人之家”等养护福利机构,建立老年人定期体检制度,向老年人家庭派遣服务员等。值得一提的是,该法连同《老年人保健法》等法案,都强调了家庭与亲属进行赡养的义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