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栏杆拍遍教案.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把栏杆拍遍教案

把栏杆拍遍教案

PAGE

PAGE1

把栏杆拍遍教案

《把栏杆拍遍》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解读文本所引辛词及其他作品,体会“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的意蕴。

2、认读文本,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辛弃疾这个人,感悟其丰富的精神内涵。

3、比较,拓展,进一步引发学生领悟以辛弃疾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脊梁的精神实质。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读文本,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辛弃疾这个人,感悟其丰富的精神内涵。

2、比较,拓展,进一步引发学生领悟以辛弃疾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脊梁的精神实质。

第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朗读、感悟辛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体会词中炽热的情感,而如今他被迫脱离政治,只许旁观,不得插手,更不得插嘴.空有一身力,空有一腔志,空有一颗爱国心,又能向何处使呢?唯有痛拍栏杆,把栏杆拍遍,才能发泄出郁积已久的悲愤之心。

(二)知识补充

梁衡的散文是大散文,他从人们所熟知的一些事实入手,把文章的重点放在挖掘人物的心灵,探究历史的沉浮上,写大人物却从看似很小的个人性情出发,可挖掘出的是历史风云.

(三)整体感知.

作者梁衡在《把栏杆拍遍》一文中为我们塑造了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他以宏大的历史视野,选取八首辛词,勾勒出辛弃疾的生平经历。他凭借独特的视角指出“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辛弃疾一人,“辛弃疾的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人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

(四)研习新课

文本内容震撼人心,我们看到辛的侠气,宏大的历史视野,辛的悲苦,作者用八首词串起他的一生,可说的很多,可最终作者用一个动作来概括他的特点,

1.为什么作者将题目拟为“把栏杆拍遍”?大家想想“把栏杆拍遍”有哪些含义?

讨论明确:①、介绍《水龙吟》中“把栏杆拍遍的典故。

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有诗日:“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

所以,“栏杆拍遍往往表示借拍打栏杆来发泄心中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

②作者读懂了这位爱国词人在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了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的英雄之势。

2、作者花了六年时间解读辛弃疾,还原出一个普通而真实的辛弃疾。让我们感受到辛弃疾一颗炽热的爱国心在其悲愤的血肉之躯中震颤,跳动、呐喊……

作者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在词人把栏杆拍遍的振聋发聩的声响中,我们读出了辛弃疾真实的复杂的心情:

不满、愤懑、焦虑、懊恼、无耐、等待、企盼……

在空有一腔报国之志,在被抛弃的感叹和无奈中,他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首用刀和剑、用血和泪铸成的词作。

3、辛弃疾在痛拍栏杆时,内心积聚的复杂情感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化成忧心如焚,百感交集的人间愁绪。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五)拓展延伸

第二课时

研读课文

解读时代背景,领悟以辛弃疾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脊梁的精神内含。

1、示“辛弃疾生平经历”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省历城县人)。生长在金兵占领地区。20岁,率领2000多人起抗金,投奔耿京为首的农民义军,为耿京掌书记。辛弃疾后归南宋,正值南宋统治集团中妥协投降势力嚣张得势之时,他与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他写了《美芹十论》六、七年之后,再写《九议》他成复上书,议论恢复大计,批驳悲观论点,但均未被采纳。在历任地方官期间,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为北伐积极做好准备,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干。因此受到朝廷当权者忌恨。被罢职,闲居近20年,中间虽短期出任地方官职,但很快被罢免。到了晚年,朝廷情势危急才被起用,但仍不得信任,终于未能实现其恢复中原的宏愿而含恨辞世,病死于铅山.终年六十八岁。

2、弃疾南归后为什么不为朝廷喜欢呢?

(1)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但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

(2)在南宋生活了40年,近20年被闲置一旁,在20多年被断断续续使用的过程中,又遇37次频繁调动.每当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著地去工作。还要真抓实干,练兵、筹款、整饬政务。

(3)40年间无论在何时何地任何职,甚至赋用,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

明确:

1、辛弃疾这个耿介的书

文档评论(0)

180****108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