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易经》对孔子天道观的影响.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易经》对孔子天道观的影响

《易经》作为儒家五经之首,一直以来对儒家的创始人孔子

和后来大儒们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并且与儒家其他著作一起开创

了中华文化的新局面。

一、儒家著作与《易经》一样强调天人合一

这里面包含了人与天(自然、

道)、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孔子说:“巍巍乎!唯天为大,唯

尧则之。”(《论语·泰伯》)在孔子

看来,“天”是那么高大、伟大,

连圣王尧也要效法它,表明“天”

是至高、至善的存在,作为宇宙

的组成部分、地球上的最高级的

生灵,我们必须遵守天道的规则

而不能违背。《易传》提出天地人“三才”的思想,将人与天地

并提,把人的地位看得很高。《易传》把人的“继善成性”的过

程看作是人自觉地继承、发扬天道的过程,是宇宙大化流行的一

个特殊表现。这种“继”的精神,是基于对天道的深刻体认而获

得的一种自觉意识和行为。

综上所述,天地人关系论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儒家

的天人观是整体性的大生命观,它把宇宙看成是一个大生命体,

第1页共3页

人类是其中有机的但又是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主要体现为人是

宇宙中最灵秀的动物,人性根源于天道,人的心性具有自觉能动

性,能自觉意识到人与天具有深刻的关联性,其中蕴涵宗教、哲

学、美学和伦理学的意义。

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与《易经》中的仁义

儒家主张爱有差等,施由亲始,由家庭之爱推到社会之爱、

天下之爱,以至于爱天地万物。仁以为己任,直到死而后已,必

要时“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成仁即成全理想的人格。

“义者,宜也”(《中庸》),就是适宜、合理、正当的意思。儒

家重义,孔子说“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又说“君子

义以为质”(《论语·卫灵公》),义是仁德在处理公私关系上的原

则表现,即尊重和不侵犯别人的正当权益,故说“义以正之”(《礼

记·乐记》)。“羞恶之心,义也”(《孟子·告子上》),表明义是一

种扬善抑恶的道德感情,并引申出恩义、情义,指人不能忘恩负

德。儒家认为,义是处理个人和群体、物质利益和精神原则之关

系的道德规范,代表社会行为的原则性和崇高性,所谓“义之所

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像仁一样,儒家也

认为义比个人生命还重要,必要时应做到“舍生取义”。义利问

题是儒家伦理的基本问题,一般说来,儒家强调义利统一,以义

生利,反对惟利是图,见利忘义。“礼”。在儒家典籍中,礼有

三重含义:即礼法、礼义与礼仪。礼法指政治与社会制度,如孔

子所说“为国以礼”(《论语·先进》),荀子所说“礼者法之大分”

第2页共3页

(《荀子·劝学》)。具体地说,礼法指宗法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家族

制度。礼义指人的社会行为规范,属于道德的体系。这都是强调

做人要以诚信为本。诚信是道德的基本规范,无论是谁或社会团

体,无信都不能立足于社会。

三、儒家思想强调中庸之道,天地人的和谐发展

朱熹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

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

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

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

读者,玩索而有德焉,则终身受用之,有不能尽者矣。”可见,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

作。《中庸》更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

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即中,是天下万物的本;

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人如果把中和的道理推而极之,那么,

天地一切按照规律和谐发展,万物也就各自和谐发展。《中庸》

提出要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使事物和谐发展,这种思想后来影

响深远,对人的发展及构成社会存在的各种社会关系要求做到和

谐发展以维系古代社会和谐发展,《中庸》这一和谐思想在当代

仍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第3页共3页

文档评论(0)

199****234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