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现代殡葬服务学概论课程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群教学资源库主讲人:熊英 课程主题:中国现代殡葬服务的兴起与发展
近现代中国殡葬的发展:中国现代的殡葬服务是受西方殡葬服务社会化模式的影响,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而逐步兴起的。1844年,英国人在上海开办了公共墓地一一山东路外国公墓,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由外国人在中国开办的最早的殡葬服务(公墓)设施。公墓按顺序排列埋葬(一字穴),改变了家族莹地按亡人尊卑、辈份排列埋葬(人字穴)的习惯。中国现代殡葬服务的发端
上海西郊万国公墓,是中国人最早创建的近代公墓之一。它始建于民国初年,由上虞人经润山之妻汪国贞在这里征地兴建,初名“薤露园”,安葬对象不受国籍、种族、籍贯的限制,中外人士皆可安葬。20世纪30年代,由国民党上海市卫生局接办,改为公营,改称上海市万国公墓。1949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了这个公墓,后划归市民政局。1937年10月,国民政府行政院公布《公墓暂行条例》,规定各市、县政府应选择适宜地点设置公墓。中国现代殡葬服务的发端
西方国家在中国开辟外侨公墓时,也建立了火葬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日本人在上海西宝兴路建起了殡仪馆和火化场、在天津建立火葬间,料理日籍死者。19世纪末美国人韦伦斯在上海开办了第一家殡仪馆,专门办理洋人的殡葬事务。后渐由国人经营,馆中设置厅堂,并备有各式棺材、寿衣、防腐冷冻等供人选购,专门承办为亡尸接运、化妆、更衣、入棺和落葬等丧事。中国现代殡葬服务的发端
1931年,南昌人陶醒予(家瑶)以恢复中华传统礼仪为号召,创办中国殡仪馆,这是中国人开设的第一家殡仪馆。武汉也是内地较早建设火葬场的城市,民国十七年(1928),武汉汉口当局从城市管理出发,筹建了罐子湖火葬场,初由武汉市公安局会同善堂联合会主持其事。同年12月,由市卫生局接管筹建工作。民国十八年(1929)秋开始第一次实炉。民国35年(1946),长沙市也在兴汉门地段建殡仪馆1所、二层楼房,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内设礼堂、停柩、殡殓室和施棺部、寿衣部等,属湖南省区救济院管理。湖南和平解故后,殡仪馆由长沙市生产教养院接管。中国现代殡葬服务的发端
新中国建立后,政府开始全面地对殡葬进行管理,其中包括在城市建立殡仪馆及公墓,殡葬服务的社会化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从新中国建立起,到1984年底。各地民政部门接管了殡仪馆和公墓,接收和改革了旧式杠业;并在大中城市逐步建立殡仪机构,如殡仪馆、火葬场、公墓等,同时积极地推行新的殡葬礼仪,如追悼会等。
现代殡葬批判继承传统殡葬,又有开拓创新。临终关怀、故人沐浴、追思告别等殡葬服务不断推陈出新,遗体火化、遗体整容等殡葬技术日新月异;改革土葬,生态节地葬式兴起;现代殡葬教育培养专业人才,极大的推动了行业发展。
感谢聆听,批评指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课程主题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宁养社会工作 课程 蒋国庆 .pptx
- 课程主题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素质要求宁养社会工作 课程 蒋国庆.pptx
- 课程主题移动与旋转工具 陵园设计软件 课程.pptx
- 课程主题营养与饮食宁养社会工作 课程 蒋国庆 .pptx
- 课程主题影响小组有效沟通的 因素小组 工作.pptx
- 课程主题优先编码器 LS电子技术与实践 课程.pptx
- 课程主题优质的殡葬服务的内涵规范服务 现代殡葬服务学概论课.pptx
- 课程主题优质的殡葬服务的内涵全方位服务 现代殡葬服务学概论.pptx
- 课程主题由谁付费怎样付费很关键社会工作创新创业 课程.pptx
- 课程主题与临终儿童的沟通宁养社会工作 课程 蒋国庆 .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