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测试3内忧外患与近代前期的抗争探索含解析岳麓版.docVIP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测试3内忧外患与近代前期的抗争探索含解析岳麓版.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单元过关测试(三)内忧外患与近代前期的抗争、探究

(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有史学家指出:“假如用短近的眼光来看,这场斗争对中国好像只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但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屈辱迫使人们重新思索,屈辱又督促人们猛醒,发愤图强,从而揭开中国近代历史上新的一页。”他意在强调这场斗争()

A.使中国蒙受屈辱 B.成为中国历史转折点

C.激发了救亡意识 D.引发瓜分中国的狂潮

C[材料“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督促人们猛醒,发愤图强”体现出鸦片斗争激发了救亡意识,故选C项;“好像只是”说明A项不是史学家强调的,解除;材料意在强调鸦片斗争是“一个新的起点”,并不是历史转折点,解除B项;甲午斗争引发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解除D项。]

2.《南京条约》签订以后,当时负责与英国交涉的中国官员经计算,发觉协定后的关税税率平均达到了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要略高,他们洋洋得意,认为这是他们外交的成功。这说明()

A.不同等条约的危害性有限

B.清政府愚昧不谙熟国际公法

C.清政府主动争取国家主权

D.协定关税提中学国关税收入

B[《南京条约》使中国起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该条约危害性很大,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协定后的关税税率,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要略高……他们外交的成功”可知清政府并未意识到关税须要与英国商定不符合国际公法,说明清政府没有主权意识,故B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清政府不谙熟国际公法,而不是提中学国关税收入,故D项错误。]

3.(2024·株洲模拟)鸦片斗争以前,清政府的关税固定为4%,但外商在广州卸货须要给官员打点,也许会占到英商进出口货物的10%-40%。《南京条约》英方关于关税的约定是:“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税,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这主要体现了()

A.英商对华进行商品倾销

B.英国要求清政府明定关税

C.中英两国走向正常贸易

D.外商反感清政府税制腐败

B[由材料可知鸦片斗争之前,外国人来中国贸易交纳少额关税,但须要花大额金钱给官员打点,这样便提高了商品贸易的成本,因而鸦片斗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中英国要求清政府将关税“颁发晓示”,即明定关税,故选B项。]

4.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主要表明当时的中国()

A.“天朝上国”观念发生变更

B.政府起先建立总理衙门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A[在1858年所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中规定,在以后所颁布的各式公文中,只要涉及英国官民,都不得运用“夷”字,说明随着中国大门的被打开,清政府的“华尊夷卑”思想理念即“天朝上国”观念渐渐发生变更,肯定程度上体现了清政府外交中的“同等”理念,并不是崇拜西方,故选A项,解除C项;总理衙门于1861年设立,解除B项;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解除。]

5.外国使节自1861年起进驻北京,但他们觐见皇帝的恳求却一再被拒绝。清政府的说明是因为皇帝年幼、不便见人,而真正缘由在于《天津条约》明确规定外国使节觐见中国皇帝应免于行跪拜礼。这一事务反映出清政府()

A.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完整

B.逐步接受了近代外交观念

C.华夷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D.力图摆脱不同等条约约束

C[依据清政府不接见外国使节的缘由是“《天津条约》明确规定外国使节觐见中国皇帝应免于行跪拜礼”可知,清政府对于外国使节不行跪拜礼而耿耿于怀,体现出其华夷等级观念仍根深蒂固,故选C项;材料没有涉及捍卫国家主权,解除A项;材料不能表明清政府逐步接受了近代外交观念,也不能体现清政府力图摆脱不同等条约约束,解除B、D两项。]

6.1873年,英国修筑吴淞铁路时,为了不触犯“风水”禁忌,不惜成本将挡道的大树移栽至别处,而不是一砍了之;还将周边的征地拆迁户们纳入自己的统一战线来,他们大量雇佣所征地的村民,工资给到了每天200文,“乡人皆踊跃从事,毫无怨怒”。由此可见()

A.英国修筑铁路得到周边民众普遍欢迎

B.政府利用英资修筑吴淞铁路造福周边

C.英国刻意淡化侵略留意争取当地民意

D.英国修筑铁路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C[由材料信息可知,因为给周边居民带来了一些经济好处,英国修筑吴淞铁路时得到了当地人支持,但不能体现英国修筑铁路得到周边民众普遍欢迎,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政府的功能,且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吴淞铁路是英国在没有得到清政府允许的状况下独自修筑的,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英国修筑铁路的政治目的和经济目的哪个较重,故D项错误。从材料中英国留意不触犯当地禁忌,而且高薪雇佣当地人而得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8****67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