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肃省高二语文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pdf

2025年甘肃省高二语文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甘肃省酒泉市实验中学2025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卷

高二语文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辛弃疾的黄沙古道

王俊

倘若提及黄沙岭,想必鲜有人知。但辛弃疾的《西江月•夜黄沙道中》,则近乎家喻

户晓。这条从南宋走来的古道,因辛弃疾的这首词而得名,成为江南一个美丽的注脚。黄沙

古道是古时从上饶通往铅山石塘的必经之路。宋孝宗淳熙八年,辛弃疾被谏官弹劾,惹得龙

颜大怒,罢官,携家在上饶定居。

辛弃疾被迫离开战场,由一个抗金将领改当专业词人。这期间,辛弃疾常往返于上

饶和铅山,写下的有关上饶的词,多达两百首。可见,上饶是一个多么有气场的地方。一个

文人的气养足了,胸襟开阔豁达,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沿着上饶黄沙村出来,徒步数里,人烟逐渐稀少。山涧如一把天工神斧,凭空将黄沙

岭斫为两半。山岬摆着形状不一的造型蹩进山的褶皱里,给山平添了几分森严。流水潺温,

泠泠作响,让人想起古琴的声音,但绝不是古筝。古筝俗了些,是高朋满座用以表演助兴的

热闹。古琴则不然,是独坐幽篁轻拨琴弦,弹奏一曲寻觅知音的绝响。

读辛弃疾与陈亮,或与朱熹,或与陆游等人的唱和诗词,总觉得辛弃疾是值得朋友推

心置腹的。可以与他一起对雪煮酒,一起泛舟九曲,一起穿松林,谈谈“富贵千钧如发”,

谈谈“玉女峰前一棹歌”,谈谈铁马金戈梦。这样真诚的辛弃疾,真是可爱至极。

路愈加崎岖。进入山石古道,山涧全被寒芒和灌木丛覆盖。野草贴着地面向路中央蔓

延,仿佛是占山为王的土匪,横冲直撞,霸道地挡住我们的去路。我们小心避开,脚踝依然

被削出许多道血痕。山里露水重,轻轻蹭一下,裤脚便被露珠沾湿,走起路来格外笨重。艰

辛和疼痛,在很多时候,一直像人生设置中的隐喻,喻示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踏向远方的

路上,总是充满曲折坎坷。

山上树木极多,一棵挨着一棵,整个树透着静气,迥异于城里的树木。每一棵树都沉

得住气,不懂得谄媚天地,也不懂得取悦他人,淡定地发芽、长叶、开花、结果。久居城市,

试卷第1页,共7页

繁忙的工作和生活常常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历经沧桑的草木,都有一股倔强劲,即使被忽视,

被践踏,也会拼全力绽放人生。它们是一个个智者,指点我们的迷津。

起用、晋升、贬职、隐居,起起落落,贯串辛弃疾的一生。辛弃疾和苏东坡一样,共

同演绎宋朝的悲怆。两人虽身处逆境,却总有一股浩然正气,促使他们不断地探索人生的真

谛,从而让自己“光风霁月,高高超越于蝇营狗苟的政治勾当之上”。林语堂《苏东坡传》中

写道:“从他的笔端,我们能听到人类情感之弦的振动,有喜悦、有愉快、有梦幻的觉醒,

有顺从的忍受。”辛弃疾何尝不是如此。两人都是豪放派的词人,在词中有交集,却又有着

本质的不同。苏东坡在参佛悟道之中,秉性更趋于温润敦厚。他尽情享受人生,过着随遇而

安的快乐生活。

辛弃疾毕竟是以武起事,是真正的勇士,敢于为屈辱的南宋发出慷慨的怆痛呼喊,有

一股平常人不可企及的燕赵侠士之气。辛弃疾的心里住着千军万马,随时脱缰,策马奔腾,

气吞山河。他的灵魂在忧国忧民中苦苦地挣扎,有壮志难酬的长叹之意。

古道蜿蜒,犹如龙脊。越往上走,草越茂密,没人膝盖,无处下脚。至半山腰,见

有一座凉亭,专供人歇脚。石块垒就,墙体的石灰剥落,漫漉着黄色的水渍,东一块,西

一块,让人窥探到时间的方向。数百年来,古道朝迎暮送了多少纷沓而至的身影?漫漫长

路,一座凉亭,抚慰了多少旅途中孤独落寞的?

南宋的某个夏天。当夜幕降临,各种属于白昼的声音都在黑暗中消失。踢踏踢踏,远

处传来马蹄声,敲破夜色的沉寂。一轮明月悬挂在空中,很低很低,几近挨着黄沙岭。虫鸣

次第响起,月光洒下缕缕清辉。良驹甩了甩长长的鬃毛,嘶鸣数声。辛弃疾站在山岗上,轻

抚马背,高大的身影被月色浸染成一座圣洁的雕像。

辛弃疾沿着司南的指向,由北至南,从故乡到异乡,不论是在朝堂,还是在乡野,自

始至终都在经营一个精神国度,让后人在接受宋词文化浸润的同时

文档评论(0)

文档定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医务工作者,自由工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