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分析与优化设计
摘要:发动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支承、限位以及隔振作用,对提高车辆乘
坐舒适度具有很好的作用。本文主要对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作用进行分
析,并提出优化意见。
关键词:汽车动力;总成悬置;隔振
汽车的振源主要有两个方面,即发动机激振和路面激振。动力总成通过悬置
系统将发动机产生的振动传递给车身,引起车身振动,同时还会引起车厢壁板振
动,从而产生辐射噪声。因此,为达到汽车减振降噪的目的,应从发动机出发,
减小其产生的振动。此外,动力总成对汽车隔振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1.发动机隔振理论概述
汽车的振动系统很复杂,发动机作为汽车的主要振源,若不能很好地控制其
产生的振动,容易导致身板筋件与车架连接的其他零件产生振动与噪声,并且还
会造成汽车失稳、不平顺,令车内人员感到难受和疲惫,甚至会致使汽车零部件
损坏,缩短了汽车的使用年限。
2.发动机隔振原理分析
图1是来自发动机的激振力;图2是来自路面的激振力。
设发动机竖向激振力,因阻抗方式比较方便,用表示。其中弹簧无质量,
则系统运动微分方程为,由此可证,在Feq作用下,发动机竖向位移幅值X为,
传递到基础上的力是弹簧力kx与阻尼力cx的合力,传递力FT为,其幅值为,
由此可得到传递力幅值与激振力幅值之比的传递率。
k指弹簧刚度,单位N/m;指激振频率,单位rad/s;指系统固有频率,单
位rad/s;M集中质量,单位kg;指阻尼比,=c/Cc;c指粘性阻尼系数,单位
为Ns/m;Cc临界粘性阻尼系数,;指频率比,。
不同的阻尼比与频率比代入式,得到不同阻尼比下的传递率,如图。
图3不同阻尼比情况下的传递率
如图2,设地面激振力使车架产生的位移为正弦波x1(t),对应的发动机总
成位移x2(t),弹簧力为k(x2-x1),阻尼力为c(x2-x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可得,移项得出,应用阻抗法,给出,相当于发动机激振力。
图3为不同阻尼比的传递率,图中的所有曲线在=,由此得出结论:=1
为共振点,又称系统的危险点。该点对阻尼感应力十分强,即使小小的阻尼也会
造成系统过大振幅,极其具有破坏性;0.751,利用隔振器传递后的响应幅值不
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比激振幅值更大,因此,此区为隔离段,应尽量避免或者
尽量保持激振频率与固有频率的距离;为工作区,在此工作区,无论阻尼大
小,其频率越增大,传递率越降低,甚至趋于零,但当超过5以后,传输率一
般趋于平静,波动很小,所以一般取值大约在2.5与5之间;1,通常情况下,
激振频率要低于系统的固有频率,因此,面对来自路面激振时,其频率与系统固
有频率之比应不超过0.75。
3.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设计
上述分析是针对单自由度振动简单模型进行研究与计算的,事实上,发动机
并不是单自由度振动系统,也不只施加简单的激振力,其质量分布具有不均匀性,
因此,悬置的刚度也应具备顺应这一特点。发动机质心与悬置顶点分别位于不同
平面上,且常常后受到几种激振力的同时作用,如发动机的一阶和二阶往复惯性
力,所有的作用线都不需经过系统重心,从而产生力矩,造成转动。
因此,在设计建立发动机悬置系统时,需要从三个移动、三个转动以及不同
方向间运动的耦合出发,而这种运动耦合极其容易造成不利影响。
4.结语
实践证明优化后得到的悬置隔振率有明显改善,降低了发动机振动向车架的
传递量,使得车辆的舒适程度更进一层。
参考文献:
[1]刘达斌,蒋胜强,毛江,罗玉宝.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中悬置刚度灵敏
度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14,22:3109-3113.
[2]廖武,韩全友,张军然,原丰勇.动力总成悬置动静刚度的应用与影响因
素[J].客车技术与研究,2014,01:34-36+3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