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内科心身疾病学研究.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医内科心身疾病学研究

中医学历来强调“形神合一”、“天人合一”、“心身合一”,因此对中医心身医

学我们暂取狭义的概念,就是用中医学的理论方法研究中医心身疾病病因病理、

诊断治疗的一门专门临床学科。心身疾病是由心理因素为主要因素引起的躯体疾

病,又称心理生理性疾病。代写论文心身医学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

概念是研究心身疾病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的一门专门临床学科,广义概念则是对所

有疾病进行心理和躯体两方面研究的科学。

1关于中医心身疾病的概念和中医内科心身疾病分类

中医心身疾病的概念是因郁致病,即因七情因素引起的脏腑疾病,不包括癫

狂等精神病。为了便于国内外交流,笔者采用中西医对照的形式加以说明。根据

临床实践和国内外资料,笔者认为中医内科心身疾病分为8大类较为合理。

1.1消化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痛)、慢性胃炎(胃痞)、胃神经症(胃胀)、

溃疡性结肠炎(泄泻、痢疾)、肠神经症(泄泻)、习惯性便秘(便秘)、

慢性肝炎(胁痛)、慢性胆囊炎(胆胀)、慢性胰腺炎(腹痛)、食道神经

证(梅核气)等。

1.2心血管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原发性高血压病(眩晕)、原发性低血压病(眩晕)、冠心病(胸痹)、

心律失常(心悸)、心脏神经症(胸痹)、心因性晕厥(厥证)等。

1.3呼吸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支气管哮喘(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喘证)、神经性咳嗽(干咳)

等。

1.4神经系统疾病

包括脑卒中(中风)、癫痫(痫证)、血管神经性头痛(头痛)、紧张

性头痛(头痛)等。

1.5内分泌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糖尿病(消渴)、甲亢(瘿病)、肥胖证(痰病)、心因性多饮(消

渴)等。

1.6泌尿生殖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前列腺炎(白浊)、过敏性膀胱炎(淋证)、尿道综合征(淋证)、

原发性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等。

1.7骨骼肌肉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类风湿(痹证)、全身肌肉痛(痹证)、书写痉挛(振颤)、局部

性肌痉挛(振颤)等。

1.8肿瘤科心身疾病

包括胃癌(积聚)、肝癌(胁痛)、肠癌(便血)、食道癌(噎嗝)等。

2中医内科心身疾病学临床基础研究

中醫心身医学的理论基础,源于《内经》的“形神合一论”、“天人合一论”、

“心身合一论”、“脏腑相关论”、“阴阳五行学说”。如《内经》所言:“主则明下安?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不通,形乃大伤”。“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

六腑皆摇”。精辟地阐述了心理对生理的影响,是中医的心理病理学。《内经》又

指出:“人之有生也,有阴有阳,有短有长,有柔有刚。”因此中医的心理生理又

具有阴阳刚柔对立统一的特点,笔者将其归纳为“中医刚柔心身论”(刚柔心理生

理学说)。

美国精神医学会也认为,心身疾病的基本原理是由情绪因素引起的机体功能

异常,并表现在各个器官,即由皮肤反应、骨骼肌肉反应、呼吸器官反应、心血

管反应、血液淋巴胃肠反应、生殖泌尿器官反应、内分泌、神经系统和特殊感觉

器官反应。关于病因的认识《,内经》的正(内因)、邪(外因)学说与西方

现代心身医学认识基本一致。内因包括先天禀赋、气质、体质,外因有七情、六

淫和饮食劳逸等,包括心理、社会、伦理、生物、生活方式、行为等诸种应激因

素。调查内因可以找出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的虚弱所在,即正气虚的表现。调查

外因则可找出心理、社会、生物、行为诸种致病因素,即邪气实的表现。

中医心身疾病的病机研究,根据国内外的资料和笔者的临床实践认为,其病

位主要在肝,波及心、脾、肺,日久及肾。初期多为肝脾同病,肝心同病,肝肺

同病,后期多为肝肾阴虚或肝脾肾的阳虚。末期阴竭、阳亡、阴阳离绝而终。病

性为刚柔不能相济,而致疏泄失职,气滞血瘀,痰饮湿困或气逆化火,火热伤阴,

升降失司,日久由实转虚,脾虚肝郁或肾虚肝旺,极少有纯虚证。

心身疾病经过及时合理的治疗,多有较好的疗效,但容易因情志因素复发。

少数患者因治疗不当可由实转虚,最后阴亡或阳亡而终。另有少数患者可因剧烈

的情志刺激、气血暴逆或气血暴脱而精去神亡。理论基础的建立——刚柔心身论。

刚柔心身论源于《黄帝内经》的阴阳刚柔学说和心身合一学说认为,人可以

分为阳刚和阴柔两种偏性,即两种不同的气质在发病中起重

文档评论(0)

134****47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