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题;重要概念: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两税法;;一、选官之制: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一、选官之制: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科举制的影响;3.评价;时代;;三公九卿制(秦朝);点拨:政事堂在唐高宗时迁到中书省。开元十一年(723)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并在其下设置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以主众务。这标志着隋代到唐前期的三省六部制被中书门下体制取代,三省出现了一体化趋势。;观察三省位置图,你能从中发现什么?;易错点拨;;三、赋税制度;问题探究;租庸调制;教材43页史料阅读:分析两税法的背景:安史之乱后;两税法对比租庸调制的变化与创新;探究与拓展;;1.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武帝颁布诏令,士族子弟要想在30岁之前入仕,就必须经学策试合格。同时梁武帝下诏设置五馆,专门收揽“寒门俊才”,凭借经学策试合格就可以入仕。这表明南朝梁武帝()

A.废除了士族子弟入仕的特权 B.强化了士族子弟入仕的特权

C.对九品中正制进行局部调整 D.从根本上否定了九品中正

2.如图是学者统计的唐代科举制下少数民族登科人数分布情况。这可用来说明唐代()

A.国力盛衰影响登科数量

B.庶族子弟入仕日益受阻

C.进士科目考试难度最低

D.制度建设推动文化认同;3.据下表可知()

A.魏晋政治制度一脉相承

B.累世公卿现象开始出现

C.魏晋统治集团趋向封闭

D.中枢权力机构发生异变

4.在唐代,出于三省行政的职能不同,不同部门官员的工作诉求难以统一,经常出现三省官员相互之间“日有争论,纷纭不决”的现象。为此,乃设政事堂宰相集议制度,以匡其政。据此可知,政事堂宰相集议制度的设立()

A.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削弱了宰相的权力

C.利于提高行政效率D.避免了决策的失误;5.《中国通史》指出:“(唐朝)庸是每??每年须为国家服劳役二十日,遇闰月则加二日,因故不能服役者,每日可折绢三尺;加役十五日者免调,加三十日者租、调全免。”“庸”的实行()

A.有利于保证农民生产时间B.有效减轻了农民赋役负担

C.遭到大地主阶级强烈反对D.解除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6.这是一种承认有财富差别的征税新模式,把之前的征税标准从个体转移到财产上,也被认为是允许合法“兼并土地”。这种制度()

A.使国家财政收入减少B.减轻了人身控制

C.是均田制之下的制度D.增加了税收名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