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寒温之争论述伤寒、温病的学术研究概况.pdfVIP

从寒温之争论述伤寒、温病的学术研究概况.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寒温之争论述伤寒、温病的学术研究概况

潘冰,夏明,胡萍萍通讯作者:董幼祺

(宁波市中医院,浙江宁波315012)

[摘要]从温病、伤寒的归属、病名、病因、病机、辨证方法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寒温之争,

进而总结出“寒温统一”是“寒温之争”历史进展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寒温之争;伤寒;温病

在宋金元时期,温病学在伤寒体系中逐渐孕育发展、变革分化,最终在明清

时期形成了自己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继而出现了对温病学的评价及其与《伤寒

论》的关系等方面的激烈学术争论,这就是中医学史上影响甚大的伤寒学派与温

病学派之争,即“寒温之争”。

一、温病、伤寒的归属之争

《难经·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

有温病”,进而提出了“广义伤寒”和“狭义伤寒”的概念,这为后世伤寒学派

和温病学派的寒温之争埋下了伏笔。

伤寒学派的基本观点认为温病是依托于伤寒的。这也包括从古至今的大部分

学者,认为《伤寒论》所述之伤寒为“广义伤寒”。《内经》的《素问·热论》指

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即明确了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同时

在《灵枢·论疾诊尺》中亦有提出:“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不仅明确

了温病的温热性质,而且相当于已将温病归在了伤寒的范畴。仲景《伤寒论》中

也简明地描述了:“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等与温病相关的内容,

提出了太阳伤寒、太阳中风、太阳温病的概念,虽未提出温病的治疗方剂,但所

述的清热、养阴、攻下等治法与其相应方药,确可适用于温病。现代学者郑秉熊

[1]认为温病学说是在《伤寒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温病也只能说是伤寒病的一

个支流。综上所述,伤寒派认为温病隶属伤寒,不应另立门户,自成体系。

温病学派的基本观点认为温病应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创立新说。宋代的

韩袛和在《伤寒微旨论》中就已提出热病可“别立方药而不从仲景方”的主张。

而到元代末年,王道安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其在《医经溯洄集》中如是

说:“夫惟世以温病热病混称伤寒,故每执寒字,以求浮紧之脉,以用温热之药,

若此者,因名乱实,而戕人之生,名其可不正乎?”至此,对温病的认识始从伤

1

寒体系中分化出来,故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评价王安道曰“始能脱却伤寒,辩证

温病”。到明清时期,温病学的发展更加完备,并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辩

证,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故温病学派认为温病与伤寒为外感热病的两大

[2]

类别,病因病机截然不同,概念不容混淆。诚如现代温病学派学者陈茂蒙所言:

“寒温毕竟异气,治法不能混同,理当泾渭分明”,“寒温分论有利于两者的发展”。

二、温病、伤寒的病名、病因、病机之争

既然有了温病是否应脱离伤寒的说法,就有了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争论的另

一焦点:《内经》《伤寒论》《难经》所阐述的“伤寒”是否一致?《伤寒论》中

的外感热病究竟是广义伤寒还是狭义伤寒?论其关键点,实为伤寒与温病的病

名、病因、病机之争。

[3]

王长山认为《内经》所载的“温病”、“热病”系指病名,而“伤寒”、“伤

于寒”则系指病因。却被《难经》误解其意,提出了所谓“伤寒有五”之说,不

但使“伤寒”一词跃而为病名,且使“温病”、“热病”等等这些热病统由“伤寒”

而取代之。并指出外感热性病依据病因而得者曰“伤寒”,依据病性而得者曰“温

病”,捋顺了寒温两派的病名之争。

曹东义[4,5]认为不仅伤寒有广义、狭义之分,其实温病之名、证候、治法古

今亦不同。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温病的广义、狭义之分。曹氏认为,狭义温病

即伏气温病,属于广义伤寒,因其与以发热恶寒起病的其他伤寒病,在证候和治

法上有着明显的区别,故另立一名;广义温病即新感温病,等于而不属于广义伤

寒,不局限于春季发病,与古代伏气温病在证候、治法上均有明显区别,而与仲

景所论伤寒、中风脉证难别。同时他指出外感热病的伤于寒和感于温热的不同病

因学说,为古今不同医家认识上的差异所致,不是区别伤寒与温病的依据。

文档评论(0)

151****90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