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3练经典素养强化提升练?高考真题命题点1从皇权加强角度考查魏晋士族政治1.(2023浙江6月选考,16)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与寒门等级森严,“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唐初,三品以上高官“欲共衰代旧门为亲,纵多输钱帛,犹被偃仰(随俗应付)”,唐太宗特地下诏“禁卖婚”,以打击旧士族。南宋史家郑樵云:“自五季(五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上述材料表明,魏晋之后()A.科举取士制度趋于完善 B.妇女社会地位日益上升C.门阀士族势力逐渐衰落 D.社会成员实现身份平等一语点拨:科举制的兴起成为门阀制度最终走向覆灭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士族们自身的堕落,以及不间断的农民起义,也是士族门阀制度最终覆灭的原因。C解析据材料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与寒门等级森严,选官的依据是门第,唐朝出台政策打击旧士族,宋朝出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现象,说明魏晋之后门阀士族势力逐渐衰落,故选C项;科举取士制度趋于完善是宋代门第观念淡化的原因,但与唐初不符,排除A项;“禁卖婚”是打击旧士族,“婚姻不问阀阅”指人们的婚姻择偶,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而不再关心祖先名望,不能说明妇女社会地位日益上升,排除B项;“实现”说法错误,排除D项。命题点2从家国情怀角度考查魏晋南北朝政权封建化2.(2023湖南卷,3)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B解题思维命题点3从社会生活变迁角度考查魏晋民族交融3.(2022海南卷,3)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能无败乎”?这一现象反映了()A.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B.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C.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一语点拨:魏晋南北朝时期多民族生活共存、互助共存的状况也是民族交融的一个重要特征。当时,不同民族之间的社会关系比较紧密,他们扶持彼此、互帮互助,形成了多民族共同发展的格局。B解析根据材料“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可知中原汉族人民普遍借鉴了少数民族的服饰和生活习惯,体现了当时中原汉族人民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融,故选B项;中原百姓社会风尚的改变是民族交融的结果,而不是群言百家说教的产物,排除A项;中原地区本来就是政治、经济中心,不存在区域开发的问题,排除C项;材料与地方特产无关,排除D项。押?经典模拟预测点1从经济基础角度考查曹魏的政治体制1.(2023重庆南开中学检测)在曹魏时期“给公卿以下租牛客户,数各有差”基础上,西晋推行占田荫客制度,百官依品级高低占田荫客,占田多者50顷,荫客50户,少者占田10顷,荫客1户,荫客向荫庇者交租不用承担国家赋役。这一制度设计()A.有效地抑制了土地兼并 B.演变为北魏时期的均田制C.促进了士族体制的形成 D.体现了民族交融的特点C解析根据材料“西晋推行占田荫客制度,百官依品级高低占田荫客”“荫客向荫庇者交租不用承担国家赋役”可知,占田荫客制度会使高品级官员占有大量的土地荫客,逐渐拥有政治经济等特权,演变为特权阶层,故选C项。预测点2从物种交流角度考查西晋的政治环境2.(2023河北邯郸一模)成书于西晋的《博物志》有云:“张骞使西域还”,得胡桃种。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后不久,便下令改胡瓜为黄瓜,改胡麻为芝麻,改胡桃为核桃或羌桃。这种名称的变化折射出()A.陆上丝绸之路的中断B.政局对文化心理的影响C.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D.域外文化的本土化趋势B解析西晋为统一王朝,人们的文化心理相对自信和开放;东晋时期,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民族矛盾有所激化,人们讳言与“胡”有关的事物,甚至官方也对西域传入的物种进行更名,这折射出政局对文化心理的影响,故选B项,排除D项;材料中所涉及的物种,早在汉代已引入内地种植,不能用来说明陆上丝绸之路的中断,故排除A项;材料中的物种多为瓜果类,并非典型的经济作物,材料也无法体现其种植广度,故排除C项。预测点3从海外贸易发展角度考查东晋经济区域开发3.(2023安徽合肥一模)东晋南朝时海上交通和海外贸易都远超前代。东晋与大秦、波斯和中南半岛上的国家有贸易往来,南朝对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贸易增多,与东南亚地区的交往更加频繁,还同天竺以及西亚、欧洲、非洲等地区有商品贸易交往。这种现象主要缘于()A.抑商政策的松动 B.造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精品课件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ppt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精品课件 第四单元测评.ppt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精品课件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ppt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精品课件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单元提升.ppt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精品课件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ppt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精品课件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ppt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精品课件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单元提升.ppt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精品课件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ppt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精品课件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ppt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精品课件 分层作业 第三单元 单元培优练.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