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中“而”字的用法.pdf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中“而”字的用法

摘要:本文已经根据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对“而”进行了总结,将其实

词及虚词进行了总结,大致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划分归类,“而”字的用法常见

类已在本论文中列而出,从基本意义到其延伸义,到“而”的发展及搭配,已

经进行了具体的举例,其中有些又相互交叉的地方已经进行了说明,实词和虚词

又进行了分类,希望这些总结归类对学习和教学会有所帮助。

关键词:而;意义;方法归类

一、“而”字的用法及意义

(一)实词“而”

1.同“能”作为名词。可以翻译为“才能”

《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

也。――那么能够治理天下的人凭借的是什么呢?是只有那些崇尚才能的并且以

义为政的缘故吧。

2.动词:“而”字作为动词要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1)译为“如,好像”,此种用法经考证秦朝开始使用,一直延续至今,

到民国后使用的较少。此处亦可以理解为词类活用,这句话里面的“而”是代词,

活用为动词,意为:“如、像、好像”。

《吕氏春秋》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淹死者一千多人,军队

惊叫发出的声音好像房屋倒塌一样。

(2)翻译为“能够”

《墨子·非命下》桀纣幽厉……不而矫其耳目之欲。――桀王、纣王向来暴

厉,不能够矫正他们耳目的欲望。

3.“而”作为副词在句中作状语

(1)可译为“才”。在句子中强调动作行为具备了一定条件之后才发生、出

现。《公羊传·宣公十五年》:虽然,吾今取此,然后而归尔。——虽然如此,我现

在要夺取这个地方,然后才回去;苏轼《贾谊论》: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

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让天子不怀疑,大臣不猜忌,然后整个国家才会只由我

为所欲为。

(2)可译为“尚且”。提出更严重的事件作为衬托,表示甲事件尚且如此,乙

事件就更不用说了。常常和后一分句中表示进层的连词“而况”、“且”等呼应

使用。《韩非子·说林上》:其子而食之,且谁不食?——他儿子的肉尚且忍心吃,

还有谁的肉不忍心吃?

(3)可译为“就是”。表示对人的强调。加强对人物的确定性,重点

性的强调。与前面的“非”连用。《墨子·明鬼下》:先生者先死,若是,则先死

者,非父则母,非兄而姒也。——先生的人先死,如果是这样,那么先死的人,不是

父亲就是母亲,不是哥哥就是嫂嫂。

4.代词

代词之意也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清朝也有使用,沿用至今,大多数都出现

在文学作品之中。“而”字作为代词,可以为人称代词、物主代词。

(1)你;你的

《诗·大雅·桑柔》予岂不知而作。……我怎么会不知道你的作为呢。

(2)这样,此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一样是被

逼迫,你是这样,妾也相同。

(3)又如:而夫(此人;这人)

代词之意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清朝也有使用,沿用至今,文学作品中居多。

以上是“而”字以动词的形式出现,“而”以动词的形式出现较为少见,在

古汉语中大多数专家将其实词的成分考虑为虚词,视为虚词中的词语的词类活用。

(二)虚词

“而”字作为虚词没有它自己的实际意义,但在句子中的位置至关重要,在

古汉语中有些情况下可谓为没有它不成句子;同时也因为它没有其实在意义,所

以在学习过程中更难以把握,要会在具体情况中具体分析,把握它的词性及用法,

下面对具体情况进行简要的举例归类说明,大致分为连词、助词及语气词;同时

作为虚词词性它可以用于形容词及副词的词尾,具体如下:

1.连词

“而”的发展,从古至今在字意含义上略有变化,但在发展过程以连词使用

最为广泛,也是学习中的难点、重点,它可以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作为连词

使用,据考证是从春秋战国时就已经开始,发展到现在的,但是其实方法没有明

显的变化,可以表示多种关系,如下:

(1)连接词、词组或分句,表示并列关系。“而”字前后的顺序没有要求,二

者并列,地位平等,翻译顺序也没很大的要求,尊重原文逐字逐句翻译就好。可

以翻译成“而”或“和”。

《韩非子·显学》:宰予之辞,雅而文也。——宰予的言辞,典雅而有

文采。

《荀子·劝学篇》:蟹六[八]跪而二螯。——螃蟹有八条腿和两个螯。

(2)连接分句,使得句子间的意义不间断,下一句可以承接

文档评论(0)

195****505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