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第十五单元 法律、教化与民族、国家关系 第40讲 中国的法治、教化与精神文明建设.ppt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第十五单元 法律、教化与民族、国家关系 第40讲 中国的法治、教化与精神文明建设.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史观史论1.唯物史观——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原因、特点、意义原因(1)吸取历史的教训(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3)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群众期待、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相比,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特点(1)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条件、本质要求和核心内容(2)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经济根基(3)无产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领导力量、必要条件和成败关键(4)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道德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神支柱意义(1)实行依法治国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措施(2)实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3)实行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4)实行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2.历史价值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内涵维度阐释内容(1)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2)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指导方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围绕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根本任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维度阐释基础目标培养“四有公民”,提高民族素质(1)“四有”的四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缺一不可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理想和文化,理想是根本,文化是基础(2)精神文明建设归根到底是提高人的素质,提高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因此必须以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作为自己的目标和归宿练经典强化提升[练·高考真题]命题点1从增补律例角度考查明代的社会治理能力1.(2021湖北卷,4)明代继承前代“以例辅律”的传统。律一经颁行,即成定制,因而难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故朝廷不得不大量增补各类“例”以维护社会秩序,甚至将六部办定的“成案”提升为“现行则例”。此举()A.提升了社会治理的能力B.杜绝了司法腐败的可能C.确保了审判结果的公正D.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出明代为解决司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大量增补“例”,使“律”更易于操作,这有利于提升司法官员办案水平,提升社会治理的能力,A项正确。B项中“杜绝”、C项中“确保”表述绝对,故错误。这一改革具有积极意义,且“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在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D项错误。命题点2从祝岁习俗角度考查礼仪教化注重伦理秩序2.(2021北京卷,1)祝岁习俗古已有之。《诗经》云:“称彼兕觥(酒杯),万寿无疆。”汉代岁首,皇帝“大朝受贺”“百官受赐宴飨”。民间亦在岁首祭祀,其时全家依次列坐,向家长敬酒祝寿。该习俗()A.出现于战国并兴盛于汉代B.体现礼仪教化与伦理秩序C.植根于我国古代商业文明D.仅是官方举行的庆祝仪式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中国传统的祝岁风俗中,就官府层面而言,“皇帝‘大朝受贺’‘百官受赐宴飨’”,在民间则是“全家依次列坐,向家长敬酒祝寿”,这充分说明祝岁风俗中礼仪教化与伦理秩序的内容较为突出,故选B项;题干内容仅是述及《诗经》和汉代关于“祝岁”的相关内容,并没有体现出该活动“出现”和“兴盛”的时间,排除A项;“祝岁”习俗无法体现商业文明,排除C项;在民间也有关于祝岁的相关风俗,而不仅仅是官方,排除D项。命题点3从学者论述角度考查近代中国外交近代化3.(2022山东卷,5)1863年,学者张斯桂在为《万国公法》所作的序言中说:“间尝观天下大局,中华为首善之区、四海会同、万国来王,遐哉勿可及已,此外诸国,一春秋时大列国也。……今美利坚教师丁韪良翻译此书,其望我中华之曲体其情而俯从其议也。……则是书亦大有裨于中华,用储之以备筹边之一助云尔。”这反映了当时部分中国人()A.否定传统宗藩体制B.力主融入国际社会C.倡导采用西方外交制度D.主张选择性吸收国际法原则答案D解析材料“其望我中华之曲体其情而俯从其议也。……则是书亦大有裨于中华,用储之以备筹边之一助云尔”说明该学者认为该书对我国筹划边疆事宜有帮助,应该学习,即强调选择性学习吸收国际法的相关原则,故D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传统宗藩体制,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强调学习国际法,并未涉及融入国际社会,由材料也无法看出该学者对西方外交制度的认识,故B、C两项错误。命题点4从处理突发事件角度考查法制体系的完善4.(2020北京卷,10)下表说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在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时,着力于()通过年份文件名称198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602121068gr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