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标】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重点】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难点】儒学的新发展、佛教的发展。

一、多元共生——儒道佛的动态发展

儒学道教(本土宗教)道教(本土宗教)佛教汉朝魏晋南北朝隋朝唐朝汉武帝时确立正统地位东汉末兴起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吸收佛、道精神,有新发展(玄学)民间广为传播,主张“贵儒”和“尊道”在中国盛行,吸收儒、道思想,渐趋本土化“三教合归儒”,以儒为主“三教并行”,韩愈提出复兴儒学道教最受尊崇武则天时有很大发展,禅宗影响最大,佛教完成本土化。1.儒、佛、道的发展状况2.思想特点:一、思想: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任务]阅读课本45页,梳理儒佛道的发展状况。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但地位相对稳定思想活跃、多元共生三教出现融合趋势

3.探究:儒学式微,佛教、道教盛行的原因?【材料一】到东汉末年魏晋时代,国内大乱,人们生活痛苦,精神上也缺乏寄托;而当时中国传统思想的儒学,久已经变成没有灵魂的空架,因此佛教乘虚进入中国思想界。……道教虽然将神鬼崇拜作为重要信仰……但道士的业务,诸如祈雨、治病……都是为人生解决问题;其主要理论,亦是在教人如何养生。——摘自傅乐成《中国通史》【材料二】唐代实行三教并重政策,主要从政治需要出发。统治者利用儒家君臣父子之义来巩固统治,也要用佛道来安定社会,缓和矛盾。——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魏晋时期政权更迭,社会动荡,人们缺乏精神寄托。(3)佛教和道教注重解决人生现实问题,关注人的精神需求。(2)儒学理论自身缺陷。(4)统治者借助佛教、道教巩固自身统治。

4.佛教盛行,危机产生——探究:反佛原因?【材料三】於是所在编民,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调役,猥滥之极。——《魏书·释老志》◎南北朝时期僧诗僧尼数量表①佛教兴盛,广修寺庙耗费钱财②寺院经济不利于国家赋税徭役③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思考:佛教盛行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统治者如何应对?

“三武一宗之厄”①统治者灭佛:◎韩愈《原道》目的:维护封建统治②民间反佛:5.反佛斗争,复兴儒学(表现)(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南朝无神论思想家范缜《神灭论》“形存神存,形谢神灭”反对佛教“灵魂不灭,轮回转世”③唐代儒学复兴运动:唐中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主张: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观点,影响: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范缜《神灭论》反佛结果: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1)背景: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2)内容:用老庄的思想解释儒家经典主张政治上“无为”、生活上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上“清谈”(3)形成了寄情山林、纵酒清谈的社会风气竹林七贤图6.魏晋玄学(P45历史纵横)

◎南宋《虎溪三笑图》局部“虎溪三笑”典故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体现了()“多元共生、三教并行”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归纳:思想变迁的主线是儒学地位的起伏。从魏晋到隋唐,三教发展互相融合,但儒学始终占统治地位。

二、辉煌璀璨——文艺与科技硕果累累

1.文学P46时期代表魏晋南北朝唐朝建安文学(曹操父子)、田园诗(陶渊明)、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诗歌黄金时代;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建安文学:人生哀伤与建功立业的气概交织融合。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盛唐诗风昂扬激越,刚健清新?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中唐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多?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晚唐诗风凝重沉郁,感时伤事?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一定时期的经济、政治决定该时期的思想文化

时期特征/代表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隋唐2.书法P46隶草行楷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书圣”王羲之)融汇南朝秀美和北朝雄健,创新风格。(“颜筋柳骨”)书法成为一种艺术隶书草书行书楷书魏晋:由实用转向实用与审美兼具,由自发转向自觉行书特点: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具有审美及实用价值。

颜真卿《多宝塔碑》柳公权《金刚经碑》怀素《自叙帖》唐朝:“颜筋柳骨”张旭《肚痛帖》“颠张狂素”2.书法P46融汇南朝秀美和北朝雄健体现了原先的地域文化在大一统时代背景下,趋于融合发展

时期特征/代表东晋唐朝3.绘画P47出现专职画家,顾恺之“以形写神”,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吴道子“画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吴带当风以形写神:追求外在形象兼内在精神本质的刻画

佛教的本土化佛教交流的产物,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中小学教学,教案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