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高二历史上学期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高二历史上学期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宰相权大睡不好,选才选官更难搞;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皇帝的烦恼选官制度考核与监察制度君权相权矛盾第一单元政治制度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治国先治吏,治吏必从严——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前提

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中国西方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适应了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国在世界形势剧变时对国家治理方式的调整——是民族国家出现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唯物史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中国科举制的影响影响中国公务员制度各国制度相互学习、借鉴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学习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

时空坐标“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唐太宗“举贤任才,立国之本。贤才不备,不足以为治”——朱元璋“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孔子“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王安石中国古代在官吏的选拔、任免、考课、监察、奖惩、回避、俸禄、退休等环节,形成了相当完备的制度体系。每一次制度的变化,都是为克服前一种制度的流弊,这种改进的过程,蕴含了治国理政的大智慧。

阅读课本并结合所学内容,归纳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一、立国之基选才——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朝代制度标准特点西周春秋战国秦两汉魏晋隋唐两宋元明清

一、立国之基选才——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1、西周至春秋:世官制(世卿世禄)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贵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礼记》(1)标准:(2)特点:(3)结果:血缘官位世袭、贵族垄断贵族世代垄断高官;春秋战国时代随着分封制和宗法制被破坏而遭到破坏。文王子孙,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丕)显亦世。——《诗·大雅·文王》2、春秋战国:举荐制、军功爵制背景:途径:标准:特点:作用:举荐、战功才能、军功尚贤思想兴起,各国争霸图强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材料一: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战国策·燕策二》材料二:选练举贤,任官使能。—《史记·赵世家》材料三: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史记·商君列传》商君为发于秦,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汉书》选官途径缺乏制度化

看西周贵族怎样“进军政坛”虎簋(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及其铭文拓片为了达到主政或协理政事的要求,西周非常重视贵族教育...八岁入小学,“学小艺履小节”,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事;十五岁入大学,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学大艺履大节”...贵族学习也要经过严格考核...经历这样的贵族养成训练,又基于家族中父祖曾任职王官的事实,青年贵族获得了跻身王朝政治的基本资格...金文显示,即使是真的承继了父祖的官职,也仍存在升擢罢用的种种可能。——黄爱梅《封邦建国的礼乐世界:西周》

一、立国之基选才——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3、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百姓”和“一般官吏”都向“法官、法吏”学习法律,加强普法教育。普施明法,经纬天下。——李斯(1)标准:(2)实质:(3)作用:明习法律规范了社会秩序,巩固了统治,但思想文化专制,造成了严重的倒退。摒弃诸子学说,采用法家思想的教育和文化专制。(向官员学习律令而为官)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韩非子·五蠹》秦以任刀笔之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其敝徒文具,亡恻隐之实。——《汉书》

一、立国之基选才——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4、两汉:察举制途径:标准:内容:作用:考察、推举品德(孝廉等)、才能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资治通鉴·武帝元光》“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晋书·段灼传》常科(岁举):有人数规定,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秀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进步性:局限性:后期任人唯亲,豪强大族把持察举;察举制是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为两汉选拔了大批人才。任用考核举荐察访东汉顺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六名孝廉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入选的。

一、立国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中小学教学,教案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