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实验版-选修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昆曲-第1课古雅的.pdf

人教课标实验版-选修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昆曲-第1课古雅的.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课标实验版-选修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昆曲-第1课古雅的--第1页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昆曲》教学设计

煮雪烹茶,剪一段春色作画

——昆曲的极端之美

一、课程标准

知道昆曲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讨论在保护非

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识记昆腔产生的时间、地点,顾坚;梁辰鱼、魏良辅对昆腔的重大贡献,

识记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

2、理解魏良辅改革后昆腔的特点,昆曲艺术的致命弱点。

3、讨论非遗在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选修六第六单元《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

第一、二节内容。昆曲作为近代百戏之祖,在中国戏剧史上占据重要分量。面对

充满诱惑的世界,学生对戏曲的关注非常少,不喜欢听昆曲,也听不懂昆曲在唱

什么。对昆曲知识的积累几乎为零,了解昆曲的发展历史,认识其独特的文化价

值,关注昆曲的继承和发展是本课索要解决的问题。

四、学情分析

1.高中生有旺胜的求知欲,不再满足于老师的照本宣科的讲解。

2.通过一学期的学习,高二学生已经适应了高中历史学习的习惯,具有了一

定的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从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特征来看,高二的学生思维方式向抽象思

维过渡,已经具备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但还要注重历史学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培养学生热爱戏曲艺术。

人教课标实验版-选修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昆曲-第1课古雅的--第1页

人教课标实验版-选修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昆曲-第1课古雅的--第2页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

难点:昆腔的特点。认识拯救和保护昆曲任重道远。

六、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师:上课之前做一个调查,听过昆曲的同学请举手。(很少)你们为什么不

听昆曲?平时的娱乐活动有哪些?

生:……

师: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在巴黎总部宣

布了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入选第一批代表作名单的

十九个项目,其中有中国的昆曲。而且中国的昆曲艺术在十九个项目里面是评委

全票通过的。昆曲为什么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传?

(二)讲授新课

昆曲是中国独有的,其他文化不可取代的,在戏曲艺术中达到了最优秀等级,

一直被公认共享的,余秋雨现成称之为极端之美。

1.水墨的江南,水磨的调——时酝之美

过渡:六百多年前,在今天苏州地区昆山一带,南戏广泛流行。在水墨江

南,听戏成为一项时尚的娱乐活动。

元朝末年,昆山地区的南戏艺人演唱南曲时,与当地语音和民间音乐相结合,

创造出一种南戏清唱新腔调。这种新腔调的原创歌手是顾坚,人们称这种新腔调

为“昆山腔”。

明朝嘉靖年间,魏良辅对昆腔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张野塘等人的帮助下,吸

收北曲的曲调演唱,注重“布调收音”,把唱腔研磨得及其精细,是旋律非常缓

慢,时称“水磨腔”。

隆庆年间,梁辰鱼首次把传奇《浣纱记》搬上了舞台,获得极大成功。到万

历年间,“四方歌曲必宗吴门”。在明末昆腔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

在清朝乾隆,嘉庆年间,昆曲的发展遇到瓶颈(展示材料)

人教课标实验版-选修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昆曲-第1课古雅的--第2页

人教课标实验版-选修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昆曲-第1课古雅的--第3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olubin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